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炸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界瞩目,像中国高铁、探月“嫦娥”,入海“蛟龙”、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关于中国高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高铁时速可达350km/h,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高铁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高铁运行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D.高铁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说的是音调 B.“隔墙有耳”说明真空能传声 C.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超声波击碎结石,声波能传递能量 3、以下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A.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B.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C.用吸管吸饮料 D.用高压锅煮熟食物 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为200g,接着按下图A、B、C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矿石的体积为80cm3 B.浸没的矿石排开的水的质量为120g C.小明测得矿石的密度为2.5×103kg/m3 D.按图中A、B、C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会偏小 5、小刘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1.0×103水银13.6×103冰0.9×103松木0.5×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铅11.3×103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6、爱研究的小娟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她猜想光斑形状可能与树叶缝隙形状和大小有关。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她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不能减弱在室内听到外面的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8、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9、下列光现象有一个与其他形成原因不同,请选出对应的选项()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10、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海市蜃楼 C.影子的形成 D.铅笔折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在北方的冬天,人们常靠“暖气”使手暖和,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人体的内能,而在南方的冬天,人们常常通过“搓手”使手暖和,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人体的内能。 12、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 13、光与镜面成30°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_________,i的大小为__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r_________,r的大小为__________。 14、一位同学以3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2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m/s。另一位同学前一半时间为3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是2m/s,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15、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_____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_____透镜。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是小聪、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一块硬纸板,硬纸板由可以绕ON轴线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则: (1)要使反射光线和其入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硬纸板应(__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平面镜放置。 (2)在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时,将纸板F沿ON轴线向后折,纸板F上就没有反射光线,再将其折回原来位置,又看见反射光线了。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为了找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小聪和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i,为方便实验,小聪、

佳晨****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