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 D.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 3、用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4、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说明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说明了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5、如图所示,雨后的莲叶上,“露珠”颗颗。尚老师竟然在一颗硕大圆圆的“露珠”中,看到了周围景物清晰明亮、微小绝伦的“倒景”!图中与其光学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8、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值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 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C.中学生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9、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岸 C.山和船 D.风和岸 10、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____。把同一支温度计放在A区域中,因为____________(选填“红”或“紫”)外线的效应,所以温度升高得最快。 12、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作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______(选填“N”或“S”)极。图中该针的磁场在针外的磁感线是从针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出来的。 13、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________. 14、人用眼睛观察一朵花,其光原理如图1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人眼的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相当于光屏;老师佩戴图2眼镜看远处时用A区,看书时用B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则老师是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 15、一冰块在杯中慢慢熔化成水,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___,生成的水比原来的冰体积_____,质量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________;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 (3)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

雨巷****怡轩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