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吸热 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 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这主要是屋外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 3、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摄像头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B.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过程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的过程要放热,是汽化现象 D.水泥加水后搅拌成泥浆是熔化 6、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只鸡蛋 D.一张课桌 7、完全相同的三个圆柱形容器都装有适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ρ铜>ρ铁>ρ铝)分别浸没在这三个容器内的水中,且液面相平;若将三个金属球从这三个容器中取出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面最低的是放有铜球的容器 B.液面最低的是放有铁球的容器 C.液面最低的是放有铝球的容器 D.液面仍相平 8、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把一个物体放在该透镜正前方20cm处,则透镜成() A.倒立、缩小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等大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能听出笛声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用硬纸片在钢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纸片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12、小明喜欢利用pad听歌,根据声音的________就能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__. 13、一列车正以54km/h的速度由东向西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今天刮风的风向为___________风,风速是___________m/s。 14、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是300Hz,人类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蝴蝶飞过时我们听不见声音,蚊子靠近时却可以听见是因为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蝴蝶要______(高或低);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______。 15、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使物距_____,从而改变像的大小,使取景范围_____,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小明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位置保持不动。 (1)实验前,小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圆点时,小明测得圆点与凸透镜之间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前,首先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俊英****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