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 C.蓝光 D.绿光 2、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需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D.防止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3、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用热水袋取暖是热水的化学能转化为身体的内能 C.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永动机是有可能实现的 D.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把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 B.江面上形成雾 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6、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图乙是小灯泡的I--U图像.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灯泡变暗 B.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灯泡的电阻是25Ω C.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的功率是1.25W D.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是0.25W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位置有关 B.体积越大,物质密度越小 C.质量越大,物质密度越大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9、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0、用照相机给某班学生拍毕业照时,如果拍完班级集体照后,要拍某个学生的单人照(底片大小不变),则应该() A.把照相机与被照的人远离些,同时拉长暗箱 B.把照相机与被照的人远离些,同时缩短暗箱 C.把照相机与被照的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 D.把照相机与被照的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12、已知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6kg,瓶的容积为0.04m3,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用掉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13、下面两个成语能反映出不同的光知识,镜花水月实质是光的_____;立竿见影实质是光的_____。 14、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l03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____F2____F3(填“>”、“<”或“=”). 15、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lg,体积10cm1,b的质量54g,体积25cm1.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kg/m1.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c,体积为50cm1,给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118g,则该空心球的质量为_____g.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打火机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_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选填“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蜡烛的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一条****杉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