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物理八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10cm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160dm D.正常行驶的高铁的速度约为90m/s 2、小冰用手电筒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它比光滑地面上的光斑亮得多,关于此现象以下观点较合理的是() A.地面没有反射手电筒的光 B.地面把手电筒的光全部反射了 C.从各个方向均可看到墙上的亮斑 D.只有在小冰的位置能看到墙上的亮斑 3、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纳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4、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ρ铜>ρ铁>ρ铝)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5、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6、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7、李玉同学升入中学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再加上没有注意正确用眼,使他患上了近视眼,下列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8、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图中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是62g 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9、下列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如果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射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 B.隆冬时节,口中哈出的白气 C.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 D.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____________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12、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_____,A物质的密度与B物质密度的之比_____。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样的理念下,形成了全民行动,积极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风气。使现在生活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花香鸟语。人能够闻到“花香”,说明了“花”分子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能够听到“鸟语”,说明鸟产生声音的频率至少高于(_________)Hz。 1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15、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_____(选填“A”或“B”)是玻璃,入射角是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度。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利用图中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______放置,图中的反射角是______度; (2)平行于纸板平面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会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若把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______方向射出。 17、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0

灵波****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