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A.千米 B.分米 C.微米 D.米 2、甲、乙两同学使用各自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并正确记录了测量结果,甲的记录是122.9cm,乙的记录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cm,乙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 B.乙的读数更准确,因为他的小数位数更多 C.甲、乙两同学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 D.如果甲、乙两同学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不会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一定相同 3、下例长度的正确测量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月亮是光源 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6、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 A.钢轨的长为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 C.钢轨的长为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 7、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B.人体正常体温是47.5℃ C.一张物理课本纸的厚度为1cm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g 8、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B.近视眼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9、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 B.露 C.霜 D.冰 10、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甲车 C.乙车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某人的眼睛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应佩戴________镜矫正。 12、在图中,利用A组器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B组器材,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研究连通器的特点;利用C组器材,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3、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kg。 14、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和______,对联所描述的两种过程中所反映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陈宇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_____,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2)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则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 (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_g/cm3; (5)陈宇在第(3)步骤测量过程中,发现所用的砝码中有一个磨损了,他没有更换,他这样做将导致所测密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 1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同学

一吃****永贺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