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错误无法消除 C.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无法减小误差 D.误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减小 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如下图所示,这样能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4、下列四个表达式是某班四位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2.5km=2.5km×104cm=2.5×104cm B.3.0×106cm=3.0×106×10﹣2m=3.0×104m C.30min=30min×60=1800s D.2h=2×60=120min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6、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7、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C.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9、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运动员、羚羊、汽车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汽车、羚羊、运动员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草叶上形成白霜 C.干手器将手烘干 D.水开时冒出白气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人因溺水意外死亡,其中未成年人溺水的事件最为多见。造成类似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使人感到“看到”的水深度比实际的_________(填“深”或“浅”)。 12、如图甲、乙、丙所示是手机软件采集到的三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的音调较高,图____的声音响度较大,每年高考期间考场附近都要竖立禁止鸣笛标志,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3、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_____形成的像. 14、假设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雨滴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ν的平方成正比,即,其中k为比例常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r为半径),每个雨滴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则雨滴从静止开始到做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所受合力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有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滴的落地速度之比为_____。 15、有一个质为540g,体积为360的空心铝球,如果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应该是______g;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装有水和洒精,放在同一水平桌而上,容器的底面积都是2×,甲容器内水的深度是0.2m,且两容器中水和洒精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知乙容器中酒精的体积是 __________.(已知)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

元枫****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