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江阴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为虚像的是 A.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C.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 2、小强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皮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是运动的 B.岸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C.皮筏中小强的同伴是运动的 D.两岸的青山是静止的 3、在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切蛋器的钢丝做的很细 B.农用拖拉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C.羊肉串的签子一端磨得很尖 D.吸管一端做成斜口 4、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由照片A、B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行驶 C.照片中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因为车是光源 D.监控摄像头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5、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酱油>ρ白酒) A.等于0.5kg B.小于0.5kg C.大于0.5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6、古人的诗词、成语和俗语中有很多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描述与物理知识不对应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折射 C.镜中花,水中月———光的反射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 7、甲、乙两个灯泡的铭牌分别是“PZ220﹣25”、“PZ220﹣100”,关于这两个灯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灯的灯丝粗,电阻大 B.甲灯的灯丝细,电阻大 C.乙灯的灯丝细,电阻小 D.乙灯的灯丝粗,电阻大 8、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手影游戏 B.错位的铅笔 C.镜中的像 D.雨后的彩虹 9、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测量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 C.起床照镜子检查仪容仪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____。把同一支温度计放在A区域中,因为____________(选填“红”或“紫”)外线的效应,所以温度升高得最快。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物体A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A的质量为_____;使弹簧测力计内部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是_____(选填序号:①物体A的重力;②弹簧对物体A的拉力;③物体A对弹簧的拉力)(g=10N/kg)。 13、爷爷戴的老花镜是_______透镜,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 14、小明、小聪在参加学校举行的降落伞活动比赛前,用实验来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们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法;实验中他们用停表测出某次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如图所示,则该次滞留的时间为(_______)s。 15、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人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图中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制成____,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探究“沸腾的规律”实验中,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33.544.555.56…温度/℃…92959798989898…(1)实验表明,水的沸点为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_____(只填序号). A.60℃B.80℃C.100℃ 17、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

听云****君哇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