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泰兴市城黄北区教研中学心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是10m/s C.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5∶1 D.如果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为1∶3,二者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3 2、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如图所示,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如果此时想将室内的一盆花放在阳光下生长,应该将它放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在狭窄山路的拐角处,工程人员用凹面镜增加驾驶员的视野 5、下列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薄壁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液体,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液体未溢出,静止时,甲液体中的小球漂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质量比乙液体质量大 B.小球在乙液体中静止时沉在容器底部 C.投入小球之后,A、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 D.投入小球之后,A、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相等 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D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20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当物体从=12cm移动到=24cm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8、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的() A. B. C. D. 10、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_____(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贸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1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13、2012年5月21日,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奇景.产生日食的原因是光沿________传播。当我们位于图中的________区域时,能看到日环食现象。 14、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所形成的.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____进入了水中。 15、小明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这是通过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冲程.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

文阁****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