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有一个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g/c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只有超声波才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3、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人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4、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5、小芳在阅读古诗词时,发现很多诗词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B.“池外轻雷池上雨”——“轻”指音调低 C.“谁家玉笛暗飞声”——“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描述声音频率高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28cm 7、《加油!向未来》节目在室温环境的演示实验:西瓜中央挖出一个仅能容下塑料瓶的洞。将低温液氮(沸点﹣196℃)灌至瓶中体积的一半并旋紧瓶口,再将瓶倒插入瓜中,如图所示。过了几分钟,西瓜被炸得粉碎﹣﹣瓜瓤向周围迸出;且塑料瓶破裂。主要原因是() A.西瓜被冻裂了 B.部分液氮汽化将瓶子胀裂导致的 C.西瓜中含水较多,结冰后体积膨胀 D.液氮放出大量的热使西瓜受热膨胀炸裂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C.月食现象的形成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10、苏州街头有一个会说话的交通警示产品,名为路口智能语音警示柱”。它在行人绿灯亮起的时候开启语音提示“绿灯亮起请通行”;在红灯状态下,开启检测模式,当检测到行人闯红灯行为时,语音播报提示“红灯亮起请勿通行”,检测模式下检测器检测到的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激光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示意图,R是一种特制的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知道油面高度,由图可知油量表应为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油箱内存油量越多,则该表指针示数越_____;若将一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能否作为油量表使用?答:_____. 12、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________(选填“亮”或“暗”,下同)的,平面镜是_______的,这时因为光照在白纸发生了_______反射,照在平面镜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 13、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而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传到人耳的. 14、如图甲乙分别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15、小华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把酒精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她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这个过程中酒精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17、为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松香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个试管同时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曲线A、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冰和松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宜欣****外呢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