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 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 2、下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雾凇形成 B.湿手烘干 C.壶口白气 D.草叶露珠 3、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超声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4、下列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与其余选项中不同的是() A.滴水结冰 B.霜打枝头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5、物理老师在实验室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和解释,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玻璃缸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B.光在混合液体中的传播路径不是直线 C.白糖水的密度不均匀,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6、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当光从空气垂直射人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C.太阳光发生色散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7、下列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音叉放在水面能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时音调越高 D.逐渐抽去玻璃罩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8、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如果小明骑着如图所示的自行车从学校回家,所需时间最接近() A.0.1h B.0.3h C.0.5h D.0.6h 9、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手指宽度约为10cm B.一瓶标有“500mL”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0.5kg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2s D.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为66℃ 10、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夏天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造成的;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游泳池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造成的。(两空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12、如图甲,体温计上的读数是___________℃;如图乙,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s。 13、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_V,R1的阻值是_________Ω。 14、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的缘故。 15、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