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有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2、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是她在10月2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 A.小李的身高大约为170dm 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 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2000m 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 3、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4、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5、下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跑步者比骑车者运动的路程多 B.骑车者用8s时间通过了80m路程 C.骑车者的速度是10m/s D.跑步者的速度是8m/s 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更小的实像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向左移动水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慢慢抽水,在光屏上有可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7、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8、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A.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9、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10、有关光现象,下列现象与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手影游戏——光的反射 B.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12、一块砖的密度是1.5g/cm3,即为______kg/m3,若将它砸成两半,则其中一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 13、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量工具除温度计外,还需要_____;实验中看到“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实质上是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14、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15、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常常会结冰花(如图所示),玻璃上冰花图案各异,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还有的像一朵朵的梅花。 (1)冰花在玻璃的__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表面; (2)与冰花的形成有着相同物态变化的是_________(选填“霜”、“雾”或“露”)。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_(选填“点燃”或“

一吃****瀚文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