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3、下列关于磁体、磁场、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C.磁体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4、同学们学习了“速度”概念,下面对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5、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 B.纳米材料就是“纳米”物质做成的材料 C.纳米材料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被人们利用的,不存在天然的纳米材料 D.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很小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的时候恰好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如果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10cm,并移动光屏,则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不能成像 D.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8、小明站在岸上看水里的鱼,关于他看到的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比鱼的实际位置低的像 B.是鱼的虚像 C.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D.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9、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以得名.“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 A.响度与音色 B.响度与音调 C.乐音与噪声 D.超声与次声 10、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分析该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0~30s的时间内是运动的 D.在0~40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某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去测量体温为37℃和39℃的A、B两人的体温,则测量得到A的体温可能是_____℃,B的体温可能是_____℃。 12、一个质量是108g的空心小铝球,体积是60cm³,(已知铝的密度是2.7g/cm³,水的密度是1.0g/cm³),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cm³,如果把空心部分灌满水,则小球的总质量是_____g。 1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是300Hz,人类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蝴蝶飞过时我们听不见声音,蚊子靠近时却可以听见是因为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蝴蝶要______(高或低);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______。 14、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完全通过某隧道用时120s,全部在隧道中运行用时80s。则火车行驶的速度是____m/s,该隧道的长度是________m。 15、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17、为了研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择了如图(a)所示的四个透镜(其中A、B和C、D分别是两组厚度相同的凸透镜

一吃****福乾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