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西省吉安吉州区五校联考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 C.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D.钢制氧气瓶中氧气被消耗的过程中,瓶内氧气密度变小 2、甲、乙两个灯泡的铭牌分别是“PZ220﹣25”、“PZ220﹣100”,关于这两个灯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灯的灯丝粗,电阻大 B.甲灯的灯丝细,电阻大 C.乙灯的灯丝细,电阻小 D.乙灯的灯丝粗,电阻大 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特色的乐器。下列关于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弦振动产生的 B.拉二胡时,手按压在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5、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烧杯里都装有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三个烧杯的水中,三个烧杯的水面恰好相平(水均未溢出)。已知金属的密度(ρ铜>ρ铁>ρ铝),则三个烧杯里装水多少的情况是() A.三个烧杯一样多 B.放铝块的烧杯最多 C.放铁块的烧杯最多 D.放铜块的烧杯最多 6、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7、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能正确反映折射光线偏折方向的是() A. B. C. D. 8、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A. B. C. D. 9、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B.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4-24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狗既能听到次声波又能听到超声波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前段时间江淮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成为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_____大量的热(填放出、吸收),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为降雨创造条件。 12、为了给小聪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用小火加热,你认为____________(选填“爸爸”或“妈妈”)的想法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3、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 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1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作____;适当的____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实验次序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36060 (1)如图乙所示,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_______; (2)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上表所示的数据:小明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___。分析上述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迎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 (4)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____________(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17、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

论文****轩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