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西省鄱阳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 C.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D.钢制氧气瓶中氧气被消耗的过程中,瓶内氧气密度变小 3、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4、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5、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6、下列是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我国北方冬季最低气温约15℃ B.中学生的体重约15kg C.我校教学三层楼高约25m D.人正常行走时的速度约为1.1m/s 7、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学楼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8、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高度约为80mm B.正常状态下,人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s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200g D.人体正常温度为40℃ 9、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图所示的是课本中的几幅插图,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 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发出的光直接进入我们的眼睛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不遵循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受到______力的作用逐渐停下,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2、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当水结成冰后密度_____,体积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一部分光射回到原来的物质,另一部分进入另一种物质,则折射角是_______度。 14、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中传播. 15、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m的林带可降低20~25________(dB/Hz).常州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________(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控制噪声.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宇到集市买了一个金属玩偶,他很想知道是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玩偶的密度。 (1)首先把天平放在_____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_____,使天平平衡。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玩偶的质量如乙图所示,玩偶的质量为____g,用量筒测得玩偶的体积如丙图所示,玩偶的体积_____cm3,由此算出制作玩偶这种材料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丽同学在实验时提出,若先测玩偶的体积之后,再立即测量它的质量,则所测玩偶的密度将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7、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

春波****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