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中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比喻静止的旧事物,在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则所选参照物为 A.流水 B.千帆 C.河岸 D.飞鸟 3、为了账号安全,有的手机APP推出了“声音锁”功能.它采用了声纹识别技术,开启时用户按照系统要求读出随机数字若干次,之后会获取你的声音特征参数,当再次登录时只有用户本人读出对应数字才能进入应用.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4、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5、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把铁块压成铁片,其密度变小了 C.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 D.一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6、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 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7、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更恰当 A.禁止鸣笛 B.限速 C.禁止停车 D.限重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9、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④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10、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壶口附近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冬天河水结冰是凝华现象 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D.用铁水浇铸车轮是熔化现象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一位粗心的同学在实验时忘了记录单位,请你帮他在数据后填上适当的单位:王磊同学的身高是165______;一个鸡蛋的质量是0.05______。 12、我国北方农村冬季贮菜时常用的方法是,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__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而南方夏天,常在室内地面上撒些水,以降低室内温度,这是利用水的______热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或放热. 13、按要求填空。 (1)300mL=_____m3; (2)1.8×103kg=_____t; (3)ρ铜=8.9g/cm3,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14、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折射角为_____. 15、如图甲所示,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s,图乙一元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浦楼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 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_______,陈醋的密度是________. 17、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框内数据表示的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秒表的显示时间(格式为分:秒,精度为0.01秒)。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写公式)。实验

一只****i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