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将一杯0℃的水和一块0℃的冰同时放到同一房间里,结果水没有结冰,冰也没有熔化,则该房间里的温度() A.高于0℃ B.等于0℃ C.低于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在学校附近的道路旁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 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3、如图所示,冬天用水壶烧水时,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4、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C.激光具有能量 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 5、房屋裂缝是目前房屋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裂缝检测主要是裂缝现状检查,是房屋检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裂缝深度可以采用()进行检测。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可听声 D.以上均可以 6、如图甲是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R0是定值电阻,R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A.体温越高,R的阻值越大 B.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C.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 D.体温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大 7、如图所示是人和蝙蝠的发声及听觉频率范围,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昆虫翅膀2s内振动了600次,人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B.人是发不出蝙蝠所发声音的音调的,人也听不到蝙蝠所发最高频率的声音 C.某媒体报道说“蝙蝠发出声音时翅膀每分钟振动10000次”,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D.人发出的最低频率的声音只要响度达到100dB以上,蝙蝠是可以听到的 8、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李倩说云层是绝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眼看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小欣与王佳上学时并排而行,则他们是相对静止的 9、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B.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C.听不见闹铃声是因为闹铃不再振动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律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_________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12、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制成的,它_______(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而读数。 13、如图所示,我国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正在南极某海域探测海底深度,科考船用船上的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经2s收到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水深______m,这种方法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4、暑假,小华与家人在拉萨游玩时发现那里的水总是在88℃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那里海拔高,气压________,从而使水的________很低的缘故。 15、PM2.5是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2.5μm等于______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雾的形成过程需要______热量,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这个过程属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黄汉首先测量了两个凸透镜的焦距,他设计了如下的表格: 1 焦距f/mm2 焦距f/mm3 焦距f/mm4 焦距f/mm5 焦距f/mm平均焦距 f/mm凸透镜1凸透镜2(1)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原理是利用凸透镜对光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实验进行了多次

灵慧****8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