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要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凝华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2、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体育课上测量跳远距离时,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大 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 C.运动会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大 D.用天平很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导入量筒中测体积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 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8m 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 4、下列事例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形成影子 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D.当你照镜子时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离 B.海市蜃楼 C.日食月食 D.镜花水月 6、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1(dou)”和“3(mi)”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7、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离透镜5厘米时,观察到正立的像;当物体离透镜16厘米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A.f<5厘米 B.5厘米<f<16厘米 C.8厘米<f<16厘米 D.5厘米<f<8厘米 8、对于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餐桌的高度约为80cm B.人正常行走速度约为5m/s C.一名健康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37℃ 9、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某次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对应的时刻,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 B.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等于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 C.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这样可以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便于准确测量 D.在某次实验中,小组同学们发现小车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因此得出平均速度与斜面倾斜度有关 10、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相似(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眼睛是人体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保护视力,请列举一条应该注意的用眼卫生习惯:___________。 12、一氧气瓶体积为40L,装有密度为的氧气,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kg。某次给病人供氧用去了三分之二,那么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 1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ρ甲_____ρ乙(填“>”、“<”或“=”); (2)“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这句话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14、如图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也能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若在太空中进行此实验,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15、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是________(选填“a”、“b”、“c”、“d”),它对光线起________作用。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

一只****懿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