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北省武汉江岸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为一个静止在指尖上的玩具“平衡鸟”。如图所示是对这个“平衡鸟”受到的重力(G)和指尖对它的作用力(F)进行受力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如图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 A.甲、乙都会触电 B.甲、丙都会触电 C.乙、丁都会触电 D.丙、丁都会触电 5、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质量m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反比 C.某种物质的密度ρ跟其体积V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6、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 7、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8、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9、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0、无为地处皖中,临江滨湖,四季分明,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A.春天,冰河解冻 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薄雾飘渺 D.冬天,白雪皑皑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针对下列图片情景回答相关的问题: (1)根据图(a)________(选填“小明的说法”、“小华的说法”或“两个人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小华说自己乘座的火车“动起来了”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2)如图(c),人站在湖边能清晰地看见宝塔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在如图(d)中,人能欣赏到水池中的鱼在游玩,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此现象中看到鱼的过程是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造成的(填光的传播介质); (3)如图(e)所示是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12、日食现象可以用光________的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一种比较简易的观察日食的方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如果人类移居月球,将看不见_______(选填“日食”或“月食”)。 13、去延安旅游,看安塞腰鼓,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14、闪电和雷声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雷电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才会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音的速度大得多的缘故,请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k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m/s。 15、欢天喜地中国年,吉祥锣鼓敲起来。鼓声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图中欢乐的人用同样大的力敲打身上的腰鼓和地面上的大堂鼓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

甲申****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