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2、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 B.6cm C.7cm D.10cm 3、用酒精灯给某晶体均匀加热并使之熔化的实验中,描绘出如图所示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可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晶体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B.该品体0-2min加吸收的热量等于10-12min加吸收的热量 C.该品体4min时的内能与6min时的内能相等 D.该晶体12min内温度升高了30 4、下表是小阳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关于该实验及表中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时间/min0124568910温度/°C909294989999999999A.该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B.如果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将会降低 C.小阳测得水的沸点是99C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5、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8、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激励青年人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关于此次盛会的表述,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会开始前,全场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这里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我们能看到后幕正中“19192019”的红色字标,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色光 C.会场里能听到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D.我们通过电视收看到会议盛况,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9、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10、游客坐在行驶的公交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游客坐的公交车 B.对面驶来的公交车 C.新华大街 D.天上飞过的小鸟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1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m/s. 13、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图,应配戴________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度. 15、如图是三个晶体物质的熔化、凝固图象。可以判定熔点最高的是物质_________(选填a、b或c)。b物质的质量_________c物质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____

一吃****瀚文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