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南省怀化市中学方县物理八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2、下列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 B.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D.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3、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C.用扫把将地面上的积水推开 D.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4、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 D.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借助电子通信设备通话,是因为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5、下列物体哪个不是光源() A.点燃的火炬 B.太阳 C.月亮 D.萤火虫 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7、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8、有关下列自然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地面的水分升华而形成的 B.冬天石头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 C.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D.雪是空气中的水滴汽化而形成的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 10、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B.一名中学生的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D.一名中学生正常情况跑完1km所用时间约为10min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小明在操场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_____;歌声主要通过_____传播到窗户敞开的教室;教室里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填“乐音”或“噪声”),她可用什么方法减弱小明的歌声进入耳朵:_____。 12、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13、下图是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新版人民币中的5角硬币。小明利用刻度尺测量了它的直径,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 14、科学家的每个重大发现,都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人们为了纪念科学家,经常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某个物理量的单位,例如科学家:________,是_____的单位(填物理量)。 15、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___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17、细心的小明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落到地面,“毛毛细雨”

Ch****4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