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辽宁省锦州黑山县物理八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2、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3、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4、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大明山上很多树枝都挂满晶莹白色的雾凇.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汽化 5、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学生步行的速度一般约为5m/s B.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左右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学生考试用的2B铅笔的长约为18cm 6、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 D.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图象是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s后,、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A.甲的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图一定为图线b C.乙的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图一定为图线a 8、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 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10、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液化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液化汽化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甲乙两个灯泡上标有“6V3W”和“6V6W”的字样,要使他们串联在电路中,若只有一个灯正常发光,则应使______灯正常发光,此时电源电压为______。 12、爷爷戴的老花镜是_______透镜,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 13、在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小明到万州西山公园游玩,在五洲池边从物理角度想起下列问题:阳光下,池边的树和人都在地面留下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知识来解释,池里的鱼似乎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______形成的像。 14、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 15、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________kg;平时同学们喝的矿泉水的密度约为1.0×103________;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某同学“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体m/gV/cm31铝块126.8102铝块254.0193铝块382.2304铁块178.2105铁块2157.6206铁块6236.831(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上述图象中画出铝块的m-V图象。 (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铝块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是___________。这个结论对于铁块____________(选填“成立“成“不成立”)。 17、某同学认为由变形可得,这

Th****8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