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勐腊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高分通关卷(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关于绩效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绩效管理的外延比较宽泛 B.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活动过程 C.绩效管理主要着眼于员工个体绩效的提高 D.绩效管理是企事业单位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立体性的动态管理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绩效管理的活动过程,不仅仅着眼于员工个体绩效的提高,而且还注重员工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效率和效能的提升。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因员工离职或调动到其他部门、员工正常退休、员工短期休假等产生岗位的空缺属于()。 A.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 B.组织业务量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 C.组织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 D.组织人力资源满负荷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当用人部门提出招聘需求时,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负责人和用人部门的上级主管首先需要对招聘需求进行分析和判断。招聘需求信息的产生有如下几种:①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如员工离职或调动到其他部门、员工正常退休、员工短期休假等,都会产生岗位的空缺,有招聘的需求。②组织业务量的变化使得现有的人员无法满足需要。③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合理。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利用收益矩阵进行决策,下列排序正确的是()。(1)通过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2)按客观概率的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3)设定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 A.(1)(2)(3) B.(3)(2)(1) C.(3)(1)(2) D.(1)(3)(2)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利用收益矩阵进行决策的顺序是:先分别设定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按客观概率的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通过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率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需求率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分级等项活动的总称。 A.岗位研究 B.工作研究 C.工作分析 D.定岗定员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岗位研究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设计、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分级等项活动的总称。工作岗位分析技术为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招聘配置、绩效考评、培训开发、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项管理提供规范和标准的过程。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把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并在具体情境和工作结构下讨论如何选择领导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的程度。 A.费德勒权变模型 B.参与模型 C.路径…目标理论 D.情境领导理论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弗罗姆和耶顿(V.Vroom&P.Yetton)提出了“领导者参与模型”。他们把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并在具体情境和工作结构下讨论如何选择领导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的程度。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一个好的招聘需求信息发布的渠道应该具备的特征,表述有误的是() A.目的性 B.经济性 C.可行性 D.控制性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一个好的招聘需求信息发布的渠道应该具备的特征,主要包括:经济性、可行性、控制性。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关于自学的优点,说法错误的是()。 A.费用低 B.不影响工作 C.效率高 D.学习者自主性强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自学的优点:费用低;不影响工作;学习者自主性强;可体现学习的个别差异;培养员工的自学能力。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行为中属于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是()。 A.餐厅服务员张蕾对待顾客热情周到 B.吴长荣在家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 C.李伟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D.张长顺挺身而出勇救溺水儿童 【正确答案】:A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要把规范研究方法和()结合起来运用。 A.实践研究方法 B.客观研究方法 C.实证研究方法 D.实现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因此,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选拔性测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 B.以淘汰较差员工为目的 C..测评标准刚性强 D

梅雪****67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