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高分通关卷完整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天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7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书的15天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的生效日期以《审查意见书》确认的日期为准。若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的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人员录用效用的计算公式为()。 A.人员录用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B.人员录用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C.人员录用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D.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指出,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 A.要素有用原理 B.能位对应原理 C.互补增值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事物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只有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才能达到重新适应,这是动态适应原理的体现。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由工资等级表、技术等级标准和工资标准三项组成。 A.计件工资制 B.销售提成制 C.技术等级工资制 D.结构工资制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技术等级工资制,它由工资等级表、技术等级标准和工资标准三项组成。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是()。 A.正确的道德理想 B.集体主义 C.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D.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正确答案】:B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特征的是() A.它是一种双务关系 B.具有国家强制性 C.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D.平等性和隶属性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征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本考点在新教材中已删除。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实现社会公平 B.逐步提高工资水平 C.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 D.使雇员工资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其主要目的是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保证所有的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参与假说性的前提观点是()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性的反应性。 A.男性成年人 B.老年人 C.女性成年人 D.青年人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研究者们提出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资源优势具有(),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B、相对性和时间性C、绝对性和暂时性D、相对性和暂时性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企业资源优势具有相对性和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资源的优势可能会衰退、消失,企业要保持资源优势必须进行不断投入,以使其优势得以维护和创新。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编制绩效考评标准时,无需遵循()。 A.目标导向原则 B.突出特点原则 C.定量准确原则 D.先进合理原则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包括:定量准确原则;先进合理原则;突出特点原则;简明扼要原则。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鼓励应聘者继续与面试考官交流,表达出对信息的关心和理解。 A.确认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重复式提问 D.假设式提问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①确认式提问应鼓励应聘者继续与面试官交流,表示出对信息的关心和理解;②封闭式提问是让应聘者对某一问题做出明确的答复;③重复式提问是让应聘者知道面试考官接收到了应聘者的信息,检验获得信息的准确性;④假设式提问鼓励应聘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应聘者的想象力,以探求应聘者的态度或观点。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便于受训者相互看见对方,有些受训者的视线会被其他受训者挡住,指的是()教室布置方法。 A.臂章形布置法 B.环形布置法 C.U形布置法

志信****pp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