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新疆省和田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巅峰冲刺试卷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心理测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格测试通常采用自陈量表和投射法B、心理测试是可信的,但不能全信,要靠实践经验C、性向测试评价人们从事某种工作可能获得成就的能力D、对求职者的非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能力特征的测试可预测其职业发展潜能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人格测验。其中能力测验分为成就测验(即判断个人在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性向测验(即判断个人将来有可能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OC项描述的是成就测验。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企业定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制包括机构编制和政府编制 B.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完全一致 C.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 D.使用劳动力的一种数量和质量界限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编制包括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从概念的内涵上看,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即对劳动消耗量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一般形式是提出问题、设定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者进行选择的调查方法是()。 A.确定性提问 B.描述型调查法 C.不定性提问 D.目标型调查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①目标型调查法的一般形式是提出问题,并设定问题的若干答案,由被调查对象在设定的答案中进行选择,这种方法的具体形式包括:选择法、正误法、序数表示法等;②描述型调查方法指的是由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方法,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感觉。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负责考评的人员到实际工作地点调查工作完成的情况,对工作地点有关人员提供的绩效考核信息,考评人员客观、如实记录、并要求提供绩效信息对所提供信息的验证签字,以确保绩效信息的准确性。这是绩效信息采集方法中的()。 A.实地调查法 B.现场记录法 C.数据累积法 D.问卷调查法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实地调查法负责考评的人员到实际工作地点调查工作完成的情况,对工作地点有关人员提供的绩效考核信息,考评人员客观、如实记录,并要求提供绩效信息对所提供信息的验证签字,以确保绩效信息的准确性。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 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4 D.0.2~0.4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一一基尼系数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相较于组织结构变革的其他方式,()是企业较为常用的方式。 A.改良式变革 B.爆破式变革 C.组织结构整合 D.突发式变革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组织结构整合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一种计划式变革。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称为() A.奖励 B.薪酬 C.分配 D.报酬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薪酬是指用人单位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任何方式付出的报酬,包括员工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奖金、提成、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各项利益回报的总和。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法律。 A.核心 B.基本 C.规范 D.依据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当前,我国法学界关于劳动法的定义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其一,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一规范性文件。其二,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三,劳动法是指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学科,是以劳动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即所谓的劳动法学。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缴纳失业保险费。 A.1% B.2% C.3% D.5%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员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你路遇熟人,与之打招呼,结果对方“视而不见”,没有回应,你会()。 A..感到没有面子,下次不再主动打招呼了

书生****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