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试题(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劳动合同。 A.3日 B.6日 C.30日 D.60日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即是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又是程序规定。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确定培训项目个人收费标准时,考虑到送培单位及学员的承受能力,一般将管理费用系数控制在()。 A.1%~2% B.3%~5% C.8%~10% D.10%~20%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在确定培训项目个人收费标准时,要充分考虑送培单位及学员本人的承受能力,收费适可而止。一般控制在10%~20%之间,不宜过高。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 A.Ed>0 B.Ed<0 C.Ed>1 D.Ed<1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力资源预测能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B.动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非常必要 C.静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并非必要 D.现实生活中的组织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现实生活中的组织都是动态的。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的目的是要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让新员工尽快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A.文化课学习 B.上岗前的集中训练 C.专业课学习 D.上岗后的分散训练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上岗前的集中训练的目的是要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让新员工尽快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可以采用发行内部刊物以及观看企业相关录像或实地参观的形式。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当所导致的间接成本。 A.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 B.较高的离职率 C.员工不愿意和管理人员交流 D.工作上互相抵触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由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失误或不当所导致的间接成本具体表现为:①在工作态度方面,表现为员工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过且过,不满情绪积累等;②在交流方面,表现为员工不愿与管理人员交流,不愿提供真实的反馈而导致管理者决策失误;③在工作关系方面,表现为员工与管理人员缺乏相互信任和尊重,工作上不配合、互相防范。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属于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的是()。 A.二年计划 B.三年计划 C.四年计划 D.五年计划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五年及以上的计划)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期计划。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以及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的色彩。 A.自愿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是劳动者出于工资水平以及岗位技能等级等考虑的选择性失业。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工资指导线的制定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应坚持()原则。 A.两交叉 B.两高于 C.两低于 D.两平行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工资指导线的制定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应坚持“两低于”原则。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评价要素分值之前设定常数,将其乘积作为评定结果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A.函数法 B.简单相加法 C.常数法 D.百分比系数法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系数法计分可分为函数法和常数法两种。函数法是借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按评价指标分级标准进行计分;常数法是在评价要素分值(x)之前设定常数(a),将其乘积作为评定的结果(ax)。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出勤率的计算公式是实际出勤工时/()×100%。 A.法定工时 B.制度工时 C.制度缺勤工时 D.全勤工时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出勤率=实际出勤工时/制度工时×100%。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不属于新产品定价策略。 A.撇油定价策略 B.渗透定价策略 C.心理定价策略 D.满意

是来****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