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枣庄市峄城区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押题密卷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通知应聘者是录用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 A.试用通知 B.辞谢通知 C.辞退通知 D.复试通知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通知应聘者是录用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通知有两种,一种是录用通知,一种是辞谢通知。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若将“工作热情提高”这一绩效考评指标化为“工作认真、不闲聊、不使设备停机或空转”就满足了绩效管理()。 A.客观性 B.可操作性 C.可靠性 D.原则一致性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制定起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应体现以下要求:①全面性与完整性;②相关性与有效性;③明确性与具体性;④可操作性与精确性;⑤原则一致性与可靠性;⑥公正性与客观性;⑦民主性与透明度。其中,可操作性与精确性要求考评标准必须便于操作,即可直接测量;考评指标应尽可能量化;绩效管理标准应是有形的、可度量的,尽量转化为具体行为或活动。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核算的表述,错误的是() A.缺勤分为全日缺勤和非全日缺勤 B.制度工作工日=日历工日-制度公休工日 C.出勤工日=制度工作工日-缺勤工日 D.停工工时=全日停工工时-非全日停工工时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停工工时是员工在出勤时间中的全日停工与非全日停工的时间总和。停工工时=全日停工工日×制度工作日长度+非全日停工工时。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培训需求信息的采集方法。 A.必要性分析法 B.综合性分析法 C.关键事件法 D.比较分析法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培训需求信息的采集方法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员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管理层调查法、面谈法、关键事件法、集体(小组)讨论法、测试法、资料档案收集法等方法。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管理者对员工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的原则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任人唯贤 C.用人不疑 D.严爱相济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为实现用人之所长、学用一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人员录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因事择人原则;②任人唯贤原则;③用人不疑原则;④严爱相济原则。其中,用人不疑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如果对部下怀有疑虑,干脆不用。既然要用,就一定要明确授权,放手大胆使用,使他充分发挥才干。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可能导致一个人同时被多个岗位选中。 A.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 B.以单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C.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D.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即从岗位的角度出发,每个岗位都挑选最好的人来做,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同时被好几个岗位选中。尽管这样做的组织效率最高,但只有在允许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常常是不可能的。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晋升培训设计主要有任职前训练阶段和()阶段。 A.理论技能训练 B.外出培训提高 C.任职后训练 D.激励训练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晋升培训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任职前训练阶段和任职后训练阶段。任职训练阶段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受训者的素质。培训时间一般为任职后的1-2年。在这l到2年内,对受训者进行一些专门的培训。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即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算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A.工资形式 B.薪酬形式 C.货币形式 D.劳动报酬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工资形式即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算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作为一种招聘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法的特点不包括()。 A.决策人员来源广泛 B.运用运筹学的原理 C.决策的客观性较高 D.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群体决策法具有以下特点:(1)决策人员的来源广泛;(2)决策人员不唯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招聘决策的客观性;(3)运用了运筹学群体决策法的原理,提高了招聘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宽带薪酬始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宽带薪酬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宽带薪酬作为一种与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团队导向、能力导向等新的管理战略相配合的新型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应运而生。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猫巷****盟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