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柘荣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 A.工资指导线 B.工资分配制度 C.工资分配形式 D.工资收入水平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顾客力量分析不包括()。 A.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B.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C.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 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顾客力量的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等,同时还要分析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 A.人口密度 B.社会劳动强度 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满足亲和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A:成为团队的一分子B:对资源进行控制C:受到许多人的喜欢D:参加社交活动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社会性的心理动机指完全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不依赖生理需要的动机。例如,成就、权力、亲和、安全和地位的需要和动机。满足亲和需要的行为有:①受到许多人的喜欢;②成为团队的一分子;③友好合作地与同事一起工作;④保持和谐关系,避免冲突;⑤参加社交活动。ACD三项属于亲和需要,B项对资源进行控制属于权力需要。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很难评估培训的认知成果。 A.笔试法 B.现场观察法 C.访谈法 D.工作抽样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认知成果可以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中所强调的基本原理、程序、步骤、方式、方法或过程等所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它的测量万法主要有笔试法、工作抽样法和访谈法。现场观察法很难评估培训的认知成果。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与法律比较,道德()。 A..比法律产生得晚 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比法律的社会影响力小 D.比法律模糊 【正确答案】:B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仲裁时效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A.仲裁时效只发生消灭胜诉权的后果,并不发生消灭实体权利的后果 B.仲裁时效具有特殊性 C.仲裁时效具有自愿性 D.仲裁时效具有消灭时效的性质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具有下述特征: (1)仲裁时效具有消灭时效的性质。 (2)仲裁时效只发生消灭胜诉权的后果,并不发生消灭实体权利的后果。 (3)仲裁时效具有强行性。法律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范,当事人不得协议排除对仲裁时效的适用,也不得协议变更仲裁时效期间。 (4)仲裁时效具有特殊性。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的全部长期资产和全部长期性流动性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采取了()。 A.宽松的筹资政策 B.保守型筹资政策 C.积极型筹资政策 D.适中型筹资政策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采取适中型筹资政策时,企业的全部长期资产和全部长期性流动性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评估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A.招聘预算 B.招聘管理成本 C.招聘费用 D.招聘成本效益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招聘成本效用评估是指对招聘中的费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照预算进行评价的过程。招聘成本效用评估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考评过程中出现(),不利于个人绩效的改进,容易使业绩优秀的员工受到伤害: A.苛严误差 B.中间倾向 C.宽厚误差 D.晕轮误差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宽厚误差亦称宽松(Leniency)误差,即评定结果是负偏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优良。考评结果过松过宽,容易使低绩效的员工滋生某种侥幸心理,持有“蒙混过关”的心态,不仅不利于组织的变革和发展,形成狭隘的内部保护主义的错误倾向,更不利于促进个人绩效的改进和提高,特别容易使那些业绩优秀的员工受到伤害。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制定企业计划的原则不包括()。 A.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结合 C.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D.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