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押题密卷(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和()两个方面。 A.薪酬结构管理 B.薪酬日常管理 C.薪酬制度管理 D.薪酬预算管理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P397知识点:薪酬管理的内容薪酬体系设计分为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薪酬构成设计薪酬日常管理分为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关系”没劳动的()。接受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劳动没“关系”的()。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建立的是()。 A.实际劳动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形式劳动关系 B.形式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C.形式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组合劳动关系 D.实际劳动关系;形式劳动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对于被派遣劳动者两两之间的关系都是劳动关系。但是这两种劳动关系却都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前者,即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关系”没劳动的形式劳动关系:后者,即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劳动没“关系”的实际劳动关系,因而都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观察,它们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劳动关系,一种特殊的组合劳动关系。既然是劳动关系,其运行理所当然地适用劳动法的规范。两种不完整的劳动关系能够组合在一起的桥梁或纽带是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协议。该协议规定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从而使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建立起民事法律关系。正是通过这种民事关系将不完整的形式劳动关系和实际劳动关系合并构成组合劳动关系。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KPI作为绩效指标与考核标准的结合体,它必须具备的特征是()。 A.定性化、结果化 B.定性化、行为化 C.定量化、结果化 D.定量化、行为化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KPI作为绩效指标与考核标准的结合体,它必须是定量化的,如果难以定量化,那么也必须是行为化的。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工资集体协商时,一方在接到另一方提出的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应于()日内予以书面答复。 A.15 B.20 C.30 D.60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派遣的本质特征是()。 A.雇佣和使用分离 B.组合劳动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 D.行政关系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劳务派遣机构作为被派遣劳动者的雇主,虽然是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但他只是形式上的雇主,被派遣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对象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用工单位。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的方法常用()。 A.特征性效标 B.行为特征效标 C.一般性效标 D.结果性效标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如何工作的”,这类效标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形式为“较多、多、一般、少”的员工素质测评标度为()。 A.量词式标度 B.数量式标度 C.定义式标度 D.等级式标度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量词式标度是用一些带有程度差异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修饰的词组刻画与揭示有关测评标志状态、水平变化与分布的情形。例如“多”“较多”“一般”“较少”“少”等。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企业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归分析法本质上是经济计量模型法 B.经济计量模型实际上是一种转移概率矩阵 C.马尔可夫分析法可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D.灰色预测模型能对含有已知的、未知或非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马尔可夫模型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转移概率矩阵,使用统计技术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变化。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这是一个()。 A.两难式题目 B.资源争夺型题目 C.开放式题目 D.排序选择型题目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开放式问题的答案范围可以很广,没有固定的答案。主要用于考察被测评者思考的全面性、针对性以及思路是否清晰,能否提出新见解。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方法中不用于薪酬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是()。 A.数据排列 B.频率分析 C.差异检验 D.回归分析 【正确答

听容****5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