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最后冲刺试题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绩效监控的描述,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应视为管理者始终关注下属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B.绩效监控始终关注部门和组织的绩效,旨在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C.管理者绩效监控的具体内容就是在绩效计划环节中确定的考评要素、考评指标和绩效目标 D.绩效管理实践中,不同管理者针对具体工作和下属员工实施绩效监控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共通之处,这些就是绩效监控的关键点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绩效监控始终关注员工工作绩效,旨在通过提高个体绩效水平来改进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对于科技性组织的绩效考评,主要考评的指标应为()。 A.工作成果 B.工作过程 C.工作方式 D.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对科技性组织的绩效考评,其考评指标主要为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劳动争议 B.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是劳动争议的实质 C.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冲突 D.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能成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就是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即一方为企业,另一方为劳动者或其团体,并且只有存在劳动关系的企业和劳动者或其团体才有可能成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而其他纠纷的当事人则不具有这个特点。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合同规范是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劳动争议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差别而导致的利益冲突。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如果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可以直接适用。 A.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B.劳动法律规范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相关国际公约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极有可能出现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的情况,此时,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适用,以补充劳动法律制度的不足。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岗位宽度扩大法的形式的是() A.增加岗位的工作内容 B.充实岗位工作内容 C.岗位工作轮换设计 D.岗位工作连贯设计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岗位工作扩大化的设计中,一种方法是岗位宽度扩大法,另一种是岗位深度扩大法。岗位宽度扩大法的具体形式有:延长加工周期、增加岗位的工作内容、包干负责;岗位深度扩大法的具体形式有:岗位工作纵向调整、充实岗位工作内容、岗位工作连贯设计、岗位工作轮换设计、岗位工作矩阵设计。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一般情况下,差异量数越小,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 A.大 B.无关 C.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差异量数越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差异量数越小,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大。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 A.一次量化 B.二次量化 C.模糊量化 D.类别量化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一次量化是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定量刻画。一次量化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素质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具有实质意义,又称实质量化。B项,二次量化即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即先定性描述后再定量刻画的量化形式。C项,模糊量化的测评对象是那些分类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评者认识模糊和无法把握的素质特征。D项,类别量化的测评对象则是那些界限明确且测评者能完全把握的素质特征。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经营安全率在(),越接近于1越安全,赢利的可能性越大。 A.0~1 B.0~0.5 C.0~1.5 D.0~2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经营安全率在0~1之间,越接近于1,越安全,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表现在()。 A..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挖掘员工的潜能 B.通过引导人们追求个人荣誉,促进企业的发展 C.通过树立一切个性化需求,吸引员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D.满足员工的一切个性化需求,干一份工作拿一份报酬就可以了 【正确答案】:C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最常见的考评者。 A.员工的上级管理者 B.客户 C.同级 D.员工本人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员工的上级管理者是最常见的考评者。对管理者进行考评者培训所涉及的内容比对其他类考评者进行考评者培训的内容更广泛。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属于岗位薪酬制特点的是()。 A.薪酬的给予“对人不对岗” B.以岗位

葫芦****io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