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门市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是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 A.顾客需求的变化 B.生产需求 C.组织变革的需求 D.追加培训的需求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包括:①顾客的需求变化(市场需求);②生产需求(或企业总产值);③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情况);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⑤追加培训的需求;⑥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⑦员工的出勤率;⑧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影响;⑨工作小时的变化;⑩退休年龄的变化;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统计抽样法在工作岗位调查中的具体运用。A.岗位写实 B.作业测时 C.岗位抽样 D.观测法 【正确答案】:C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薪酬水平高的企业应关注的市场薪酬点位为()点处。 A.25% B.50% C.75% D.95%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薪酬调查保证确定员工薪酬原则时保持一个合理的度,了解市场薪酬水平的25%点处、50%点处和75%点处。薪酬水平高的企业应注意75%点处甚至是90%点处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低的企业应注意25%点处的薪酬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中点即50%点处的薪酬水平。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现代培训按其性质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 A.知识培训,技能培训,观念培训,思维培训,心理培训 B.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思维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C.知识培训,思维培训,技能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D.技能培训,知识培训,思维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培训课程性质与任务层次: (1)知识培训-知识更新:解决“知”的问题 (2)技能培训-能力补充:解决“会”的问题 (3)思维培训-思维变革:解决“创”的问题 (4)观念培训-观念转变:解决“适”的问题 (5)心理培训-潜能开发:解决“悟”的问题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工作岗位设计方法研究中使研究人员易于发现问题的是()。 A.程序分析 B.流程图 C.线图 D.作业程序图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作业程序图的作用在于提供整个生产工作程序的概貌和程序中各作业相互间的关系,使研究人员易于发现问题。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道德与法律相比较,二者的区别是() A.道德比法律产生得早 B.道德不如法律的作用力强 C.道德依附于法律 D.道德的适用范围小 【正确答案】:A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遵循自愿的原则,但不包括() A.申请调解自愿 B.举证自愿 C.调解过程自愿 D.履行协议自愿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调解劳动争议的自愿原则,包括申请调解自愿、调解过程自愿、履行协议自愿,不包括举证自愿。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 A.全面责任 B.直接责任 C.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 D.在自己岗位上承担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先进科学可行 B.合理分工协作 C.责权利相对应 D.明确任务目标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1)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2)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3)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可以控制总体的薪酬成本,但缺乏灵活性的制订薪酬计划的方法是()。 A.从下而上法 B.从上而下法 C.由内到外法 D.由外到内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从上而下法虽然可以控制总体的薪酬成本,但缺乏灵活性,而且确定薪酬总额时主观因素过多,降低了计划的准确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一个能力强的员工可以带10个人,一个能力更强的人可以带100个人,但假如没有数字中的权数“1”,那么,能力再强也无法带领一个人。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B.民为邦本,本固宁 C.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D.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正确答案】:C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采用()。 A.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B.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C.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D.劳动法的制约制度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是为有效地贯彻实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实行监督、检查、纠偏、处罚活动的主体、监督检查的目的、监督检查的客体、监督检

慧娇****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