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深度预测试题(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不符合对敬业描述的是()。 A.“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B.“有今天的苦干,才有明天的幸福” C.“业精于勤荒于嬉” D.“干一行,爱一行” 【正确答案】:B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 A.赫塞 B.布兰查德 C.费德勒 D.明茨伯格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费德勒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对绩效考评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绩效考评是孤立的事件 B.绩效考评是一个简单的行为 C.绩效考评具有层次性 D.绩效考评没有时限性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绩效考评有以下特点:(1)绩效考评不是孤立的事件,它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息息相关。(2)绩效考评具有指向性,它的出发点和终点就是企业的整体绩效,是为了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3)绩效考评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行业对绩效考评的标准、方式和内容是不同的。(4)绩效考评具有时限性,它要求在一段时间以内,对考评做出明确的结论。(5)绩效考评是一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行为,它是由诸多步骤共同组合而成的行为集合。(6)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和评价工作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一个企业给员工传递信息的渠道,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A.薪酬策略 B.薪酬制度 C.薪酬水平 D.薪酬原则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向员工传递信息的渠道,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它告诉员工企业为什么提供薪酬,员工的哪些行为或结果是企业非常关注的,员工的薪酬构成是为了对员工的哪些行为或结果产生影响,员工的哪些方面有提高时才能获得更高的薪酬等。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 A.Ed>2 B.Ed<2 C.Ed>1 D.Ed<1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我国企业传统的帮带培训方法是()。 A.工作指导法 B.工作轮换法 C.特别任务法 D.学徒工制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学徒工制度”又称“师傅带徒弟”,目前我国仍有很多企业在实行这种帮带式培训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通过资历较深的员工的指导,使新员工能够迅速掌握岗位技能。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某项测量的()又称效度,指某项测量有效地反映其所测量内容的准确程度。 A.可靠性 B.针对性 C.有效性 D.合理性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有效性又称效度,是指某项测量有效地反映其所测量内容的准确程度。绩效管理的效度是指测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行为与成果的准确性程度。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组织开发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A.改变组织氛围 B.改变组织环境 C.改变组织文化 D.改变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组织开发的目标包括:①提高组织能力,可用营业盈利、革新方法、市场股份等指数来衡量;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③改善组织内部行为方式,包括人际、组织沟通关系,信任和支持程度,沟通系数的开放性和完整性,广泛参与组织战略计划决策等;④提高组织内成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⑤提高个人与群体在计划和执行中的责任程度。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卫生负有()。 A.全面责任 B.安全技术卫生领导责任 C.直接责任 D.安全技术卫生监督责任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卫生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对安全卫生负直接责任,总工程师负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各职能部门、各级生产组织负责人在各自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卫生负责,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这是()的具体表现。 A、对比效应B、光环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印象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投射效应是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这种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称为投射。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的情形。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特征去知觉别人,而不是知觉对象的真实情况,它能使知觉失

论文****轩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