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点睛提分卷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为了获得过去行为的写照,面试考官应当避免提出的问题是()。 A.你是怎样看待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合作现象的? B.当你的工作得到了不好的反馈时,你是怎么做的? C.请举一个你亲身经历过的部门合并中人员重组的事例。 D.在你所承担的项目中,你是怎样获得技术部的支持和帮助的?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行为性问题是围绕与工作相关的关键胜任能力来提问的,它要求应聘者讲述一些关键的行为事例,面试考官对这些事件进行记录,并从中提取出应聘者的胜任特征。A项,属于思维性问题。思维性问题旨在考察应聘者的理解、分析、辨别、综合、评价和推断的能力。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将报酬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 A.一岗一薪制 B.薪点薪酬制 C.一岗多薪制 D.提成制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薪点薪酬制是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用点数和点值来确定员工薪酬的薪酬制度。其优点包括:①岗位薪点薪酬制使薪酬分配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符合市场取向的要求;②薪酬用薪点表示,比岗位等级薪酬制更容易做到将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技术岗位倾斜,通过规定员工个人薪点点数的标准,可以促进员工学习技术,提高其素质和业绩水平,充分发挥了薪酬的激励作用;③在薪点值的确定过程中,浮动值是按照部门的效益或业绩来确定的,这就要求员工必须加强单位或部门的团队合作,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仲裁裁决书自双方当事人收到之日起的()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即产生法律效力。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并不是送达后立即生效,而是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 A.德尔菲法 B.趋势外推法 C.生产模型法 D.人员比率法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有:转换比率法、人员比率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经济计量模型法、灰色预测模型法、生产模型分析法、马尔可夫分析法、定员定额分析法、计算机模拟法。德尔菲法属于定性预测方法。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尤其是人事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编制管理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应坚持以()为中心。 A.服务培训对象 B.培训需求分析 C.确定培训目标 D.培训实施和效果评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P266知识点:管理人员培训开发系统设计的程序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A.组织效率 B.组织承诺 C.工作绩效 D.工作分析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类似,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为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可采用()。 A.360度考评 B.180度考评 C.上级考评 D.客户考评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为了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可以采用360度的考评方式,由多个考评者一起来参与,由较多的考评者参与,虽然可能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以使绩效考评作出更准确可靠的判断。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如果新员工(),会被视为愿意加入组织。 A.要求加薪 B.希望获得更高职位 C.接受不合意的职位 D.较少关注外部招聘信息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接受不合意工作、报酬或较低的职务等级,将之视为暂时的情况,相信和期待组织的许诺一定可以兑现,是新员工接纳组织的又一信号。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法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 A.劳动规章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地方性劳动法规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劳动法律是劳动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是()。 A.在学习上,看别人怎样做,自己就怎样做 B.在处理同事关系上,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C.在对外交往中坚持重大义、不计小利 D.对自己的言行,坚持“吾日三省吾身” 【正确答案】:D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中必须坚持先行()。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根据我国劳动立法的有关规定,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

一只****懿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