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最后冲刺试题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规律。 A.递增 B.递减 C.不变 D.上下波动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岗位培训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划分公司层次、部门层次和工作层次的主题 B.规划岗前培训中的技术类和社会类内容 C.岗前培训计划中的全部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 D.培训计划的构成,由文字和表格两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培训计划又由文字和表格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说明培训的对象、目的、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等,表格部分说明培训的具体安排。岗前培训计划部分内容是固定的,另一部分内容根据每年的情况有所调整。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大于等于100%时,说明在数量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招聘任务。 A.录用比 B.招聘完成比 C.应聘比 D.总成本效用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录用人员评估主要从录用比、招聘完成比和应聘比二方面进行。其计算公式为!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200%招聘完成比大于等于100%,说明在数量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招聘任务;应聘比说明招募的效果,该比例越大,则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B.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C.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D.劳动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对劳动合同的变更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变更合同的内容 B.可以变更合同的主体 C.提出变更合同的一方应提前书面通知对方 D.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后方才能变更合同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劳动合同的变更仅限于劳动合同内容的变化,而不是主体的变更。主体变更须另行订立劳动合同。提出劳动合同的变更的一方应提前书面通知对方,并要平等协商一致方能变更合同。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行为模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提高学员的行为能力 B.适用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C.根据培训的具体对象确定培训内容 D.使学员能更好地处理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行为模仿法是一种特殊的角色扮演法,通过向学员展示特定行为的范本,由学员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并由指导者对其行为提供反馈。它适用于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培训;它能使学员的行为符合其职业、岗位的行为要求,提高学员的行为能力;使学员能更好地处理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培训方法根据培训的具体对象确定培训内容。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指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正确答案】:A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员工信息管理的步骤是()。 A.收集—保管—整理 B.收集—整理—保管 C.保管—整理—收集 D.整理—收集—保管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员工信息管理的步骤是:①员工信息的收集;②员工信息的整理;③员工信息的保管。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在()阶段的工作要帮助新员工建立与同事和工作团队的关系,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 A.转岗培训 B.晋升培训 C.岗位资格培训 D.岗前培训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岗前培训的意义。企业在岗前培训阶段的工作要帮助新员工建立与同事和工作团队的关系,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员工岗前培训的目的是消除员工新进公司产生的焦虑。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亦称出勤时间利用率,它反映了员工在出勤时间内实际工作工时及其被利用情况。A.作业率 B.制作工时利用率 C

一只****懿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