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员工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A.以人为本 B.任人唯贤 C.用人不疑 D.严爱相济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为实现用人之所长、学用一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人员录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因事择人原则;②任人唯贤原则;③用人不疑原则;④严爱相济原则。其中,用人不疑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如果对部下怀有疑虑,干脆不用。既然要用,就一定要明确授权,放手大胆使用,使他充分发挥才干。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务派遣单位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下的罚款。 A.15万元 B.10万元 C.5万元 D.3万元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务派遣单位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背景调查的内容应() A.迅速、有效 B.简明、实用 C.简单、明了 D.周全、详尽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背景调查内容应以简明、实用为原则。内容简明是为了控制背景调查的工作量,降低调查成本,缩短调查时间,以免延误上岗时间而导致用人部门人力紧张,影响业务开展。内容实用是指调查的项目必须与拟任职位需求高度相关,以避免查非所用,用者未查。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劳动者单方的行为规范 B.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 C.以用人单位为制定的主体 D.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具有以下特点:①制定主体的特定性,是以用人单位为制定的主体;②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③是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C.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D.工伤保险制度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6)安全卫生认证制度;(7)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9)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绩效考核信息采集所使用的抽样调查法的具体方法不包括()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顺序抽样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绩效考核信息采集所使用的抽样调查法的具体方法包括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各项技能,提高业绩表现,增强参与意识。 A.绩效薪酬 B.提成薪酬 C.技术薪酬 D.岗位薪酬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技术薪酬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据调查,它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各项技能,提高业绩表现,增强参与意识,尤其适用于那些提倡员工参与管理的企业,因为这种企业比传统的采用官僚式管理的企业更能充分利用员工的新技术与新知识。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采用排队法进行考评时,为了提高考评质量,应采用()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多元指标 D.单一指标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排队法按照员工行为或工作业绩的好坏把员工从最好到最坏排队,并将排队结果作为人事决策及诊断不良工作行为的依据。用排队法考评员工既可以只用单一指标,也可以使用多元指标。一般说来,员工较少的组织可采用单一指标,考评者可以根据员工行为的整体来判断工作绩效。多元指标的考评每次采用一个标准排队,将多次排队的结果平均,作为员工最后的排队位置,提高了考评质量。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评估某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时,可从以下四个层级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其中第二级评估指的是() A.学习评估 B.反应评估 C.结果评估 D.行为评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培训成果的四级评估体系分别指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其中,学习评估是第二级评估,着眼于对学习效果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对培训组织实施的时机选择和培训目的确定是否得当具有发言权。 A.生产管理和计划部门

兴朝****4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