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南省娄底市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卷(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会导致() A.生产效率高 B.组织内部人浮于事 C.内耗减少 D.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会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或工作效率低下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采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年 B.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 C.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 D.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的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信息采集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资料的采集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为了保证统计调查的规范和统一,应按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调查和制定方法》以及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劳社部函[1999]178号)的要求进行统计调查,职业(工种)按国家的职业分类大典和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确定,使收集的数据资料准确、真实、具有可比性。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采取等距抽样办法抽取企业。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工种)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收入及有关情况。调查时间为每年一次。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A.35小时 B.40小时 C.48小时 D.50小时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先依据某一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的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然后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是()。 A.序数或基数量化 B.类别量化 C.顺序量化 D.当量量化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顺序量化一般是先依据某一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的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然后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属于企业全员培训的外部环境因素。 A.培训者 B.培训设备 C.培训场所 D.组织环境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企业培训外部环境: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制度设计、组织环境等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亦称模拟分权制或模拟分散管理组织。 A.模拟分权组织 B.模拟多维组织 C.模拟矩阵组织 D.模拟事业部组织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模拟分权组织亦称模拟分权制或模拟分散管理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化学工业企业、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铝业企业及某些原材料工业企业,在汲取国外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面试的发展趋势包括()和方法不断发展。 A.面试目的 B.面试理论 C.面试方法 D.面试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面试的发展趋势1.面试形式丰富多样。从单独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面试到结构化面试。2.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3.提问的弹性化。面试虽然依据事先定好的思路进行,但是面试提问应围绕面试背景和面试目的自然展开,使前后题目之间自然衔接。4.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面试测评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和仪表,而且包括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理成熟度、求职动机和进取精神等,是对应聘者的全方位考察。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有越来越多的人专门研究面试与人才测评,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他们与用人单位组成面试小组,为企业开展面试活动,使得面试的专业技巧得到很大的提高。6.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指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 A.测评内容 B.测评目标 C.测评指标 D.测评结果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测评内容是指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测评内容的确定步骤一般是分析被测评对象的结构,找出所有值得测评的因素。然后根据测评目的与职位要求进行筛选。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你路遇熟人,与之打招呼,结果对方“视而不见”,没有回应,你会()。 A..感到没有面子,下次不再主动打招呼了 B.感到这人突然有了变化,心想,他不是升官了,就是发财了 C.心想,他走路时真专注 D.心想,他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 【正确答案】:C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关于培训评估对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受培训成本的限制,无需对所有培训活动进行评估 B.新开发的课程应着重于培训需求、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 C.新的培训方式应着重

小寄****淑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