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灌阳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点睛提分卷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某企业规定员工每天售出200份产品就能得到底薪80元,若业绩超过200份以上,则超出部分每份可得0.5元,小李今天共售出产品320份。则他今天收入为()。 A.128元 B.140元 C.160元 D.260元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收入=80+(320-200)×0.5=140(元)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正确的义利观,在现实条件下的选择是()。 A.见利思己 B.见利思义 C.嘴上讲义,行动上讲利 D.行小义,得大利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针对性 B.科学性 C.明确性 D.公开性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有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明确性原则等。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省时、能尽快检查出某种测试方法效度的测试效度类型是()。 A.预测效度 B.费用效度 C.内容效度 D.同侧效度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①预测效度是说明测试用来预测将来行为的有效性;②内容效度即测试方法能真正测出想测的内容的程度;内容效度多应用于知识预测与实际操作测试,而不适合用于对能力和潜力的预测;③同侧效度是指对现在员工实施某种测试,然后将测试结果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考核得分进行比较;这种测试效度的特点是比较省时,可以尽快检验某测试方法的效度。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采用因素比较法进行岗位评价时,其操作的第一步骤是()。 A.确定评价要素 B.确定要素的权重 C.获取岗位信息 D.选择关键基准岗位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因素比较法的工作流程为:①获取岗位信息;②确定薪酬评价要素;③选择关键基准岗位;④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⑤对每个岗位分配各评价要素所占权重;⑥按权重对岗位进行排序;⑦确定各岗位每个评价要素所对应的薪酬;⑧将其他各岗位与关键岗位按照评价要素进行比较。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我国企业在经济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件新事物,它对传统体制下“终身制”的劳动人事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 A.竞聘上岗 B.绩效管理 C.薪酬福利 D.择优录用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竞聘上岗是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从企业现有的具备聘任条件的各级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员中来挑选。推行竞聘上岗的人员选拔制度,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和公正的人事原则,对完善企业内部各类人员的聘任制,激发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计时工资制的优点不包括()。 A.有利于提高出勤率 B.有利于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C.可以反映出同等级工作的劳动差别 D.简单易行,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计时工资是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计时工资制的主要优点是:①能够鼓励和促进员工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②能够鼓励和促使员工提高出勤率;③由于时间是劳动的天然尺度,各种劳动都可以直接用时间来计量,并且计算简便,所以,计时工资制简单易行、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C项,就同等级的各个劳动者来说,付出的劳动量有多有少,劳动质量也有高低之别,而计时工资不能反映这种差别,所以实行计时工资制对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指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企业内各个部门实际投入和占用的劳动力总量。 A.人力资源 B.人力资源规划 C.人力资源设计 D.人力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从企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力资源配置是指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企业内各个部门实际投入和占用的劳动力总量。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益,不仅要从总量上重视人力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化配置,还要特别关注各类员工数量和质量结构的优化配置,处理好企业中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实现企业各类员工的合理布局。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诚信”的特征包括() A.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 B.通达性、知识性、破损性、对等性 C.适应性、差异性、契约性、功利性 D.通识性、简约性、价值性、资源性 【正确答案】:A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选项不属于绩效的特点的是()。 A.多因性 B.动态性 C.多维性 D.复杂性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绩效的特点包括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的性质。 A.劳动法律事实 B.劳动法律制度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关

书生****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