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珙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员工个人()工伤保险费。 A.缴纳10% B.不缴纳 C.缴纳15% D.缴纳5%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员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培训的特点不包括() A.以一对一为主要指导方法 B.培训时间长内容广 C.以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为依据 D.是任职前培训的延续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培训是指在绩效未达到要求、绩效下降或绩效虽达到要求但员工希望改进其绩效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在岗培训。其特点如下:(1)以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为依据。(2)以一对一指导为主要方法。(3)是任职前培训的延续。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 A.赫兹伯格 B.亚当斯 C.莱文泽尔 D.弗洛姆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弗洛姆,这一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种工作行为可以达到某种结果,而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A.物质刺激 B.满足社会需要 C.内部刺激 D.搞好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实利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由此经济诱因才引发了人的工作动机,即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这是传统管理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看法,认为采取物质激励就可以来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不属于绩效考核常见的权重设计方法的是()。 A.专家经验判定法 B.数据积累法 C.排序法 D.层次分析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常见的权重设计方法包括:①专家经验判定法;②排序法;③层次分析法。B项是绩效考核信息采集方法。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又称为“华德决策准则”。 A.悲观决策标准 B.乐观系数决策标准 C.中庸决策标准 D.最小后悔决策标准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悲观决策标准是按照“保守”态度采用“小中取大”法(或称“不利中求有利”准则),也称“华德决策准则”,即宁可把情况估计得坏一些,先选取各方案收益最低值,经比较,再从中选一个收益最高或最有利的方案,该决策稳妥可靠。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者患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病愈后 B.休假3个月后 C.休假6个月后 D.医疗期满后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并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诚信的表现有()。 A.制假、打假、信假 B.制假、售假、说假 C.制假、信假、用假 D.说假、信假、打假 【正确答案】:B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15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的生效日期以《审核意见书》确认的日期为准。若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的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将绩效分数按照其大小顺序进行排列,根据员工考评得到的分值所处的位置,说明员工在考评中的排序。 A.能级分析法 B.顺序法 C.对比分析法 D.排列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顺序法是将绩效分数按照其大小顺序进行排列,根据员工考评得到的分值所处的位置,说明员工在考评中的排序。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奖励是指员工()的报酬,如红利、佣金、利润分享计划等。 A.足额劳动 B.等额劳动 C.超额劳动 D.过量劳动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奖励是指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如红利、佣金、利润分享计划等。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办事公道不正确的表述是()。 A.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B.实行平均主义 C.不怕“权势”压力 D.不徇私情 【正确答案】:B 第1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作为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都可以看做是()。 A.当量量化 B.二次量化 C.等距量化

邻家****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