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珠海市前山区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选取可监测、可核算的指标构成若干考评要素,以此作为考评员工的主要依据的绩效考评方法。 A.目标管理法 B.绩效标准法 C.直接指标法 D.成绩记录法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津贴和补贴是员工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其特点不包括()。 A.具有单一性 B.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C.具有多样性 D.是补偿性的劳动报酬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津贴和补贴是国家或企业对员工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工作而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支出给予的补偿。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是一种补偿性的劳动报酬,多数津贴和补贴所体现的是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差别,应调节地区、行业、工种之间在这些方面的工资关系;②具有单一性,多数津贴和补贴是根据某一特定的条件为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是一事一津贴;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随工作环境、劳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采用要素计点法进行岗位评价时,其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 A.搜集岗位信息 B.确定岗位系列 C.定义评价要素 D.确定要素权重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采用要素计点法进行岗位评价的具体步骤为:①确定岗位系列;②搜集岗位信息;③选择评价要素;④定义评价要素;⑤确定要素等级;⑥确定各要素的权重;⑦确定各要素及各要素等级的点值。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公司和应聘者之问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司和应聘者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B.公司应该着重显示其选择的强势的一面 C.公司应该客观全面地介绍公司整体形象 D.公司应向应聘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在企业人员招聘活动中,公司不应该只显露强势的正面,还应该客观全面地介绍公司现在和未来的整体信息,让应聘者了解组织的真实情况。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自学作为一种培训方式,其优点不包括()。 A.学习费用低 B.学习者自主性很强 C.不影响工作 D.学习内容不受限制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自学的优点有:①费用低。②不影响工作。自学往往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工作不会发生矛盾,对工作一般不会产生影响。③学习者自主性强。自学者可以有重点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者自主性强,可弹性安排学习计划。④可体现学习的个别差异。自学者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着重学习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同时,学习者可按照自己习惯的方法学习。⑤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自学能力。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设计和实施的费用比较低 B.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的结合 C.绩效评价的等级是5~9级 D.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又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这一方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建立绩效评价的等级,一般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定义;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设计和实施的费用高,比许多考评方法费时费力。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员工培训需求评估的基本目的是() A.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B.了解有关方案的情况 C.加强员工与企业的联系 D.增强员工归属感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确定评估的目的是一个决策者和培训项目管理者向评估者表达评估意图的过程。在进行培训评估之前一定要明确评估的目的何在。员工培训需求的基本目的是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非正式评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评估者依据自己的主观性判断 B.优点在于可以使评估者能够在培训对象不知不觉的自然态度下进行观察 C.建立在评估者的主观看法上,作用不大 D.方便易行,几乎不需要耗费什么额外的时间和资源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非正式的培训评估是建立在评估者的主观看法上,但在有些时候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培训对象对待评估的态度等问题作出评估时。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需支付员工不低于本人日工资()的报酬。 A.100% B.150% C.200% D.250%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制度工作日时间(8小时)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表明员工在制度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工作的程度。 A.出勤时间利用率 B.制度工时利用

Do****7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