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深度自测卷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人员的()是招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技术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一步。A.招募 B.选拔 C.录用 D.评估 【正确答案】:B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是() A.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依据,指导和规范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B、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C、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面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D、具有社会性强,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E、企业必须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 【正确答案】:E 【试题解析】: 养老保险的特点包括:①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②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③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就是未满足的需要。 A.营销机会 B.发现市场机会 C.市场机会 D.实践机会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所谓市场机会就是未满足的需要。为了发现市场机会,营销人员必须广泛收集市场信息,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除了充分了解当前情况外,还应该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依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0.5个月 B.1个月 C.1.5个月 D.2个月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依据《劳动法》,对试用期的时长规定如下:①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②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③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顾客力量分析不包括()。 A.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B.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 C.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顾客力量的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等。有时还要分析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以()为中心,从实际出发。 A.事 B.人 C.工作 D.职位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岗位分类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中全部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其总的原则是:以“事”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岗位的划类、归级、列等要力求适用、准确、可靠和精简。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对绩效评估各等级的范围做出规定的是绩效指标的()要素。 A.指标名称 B.指标定义 C.标志 D.标度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绩效考评标准主要由标志和标度两部分构成。,标志即是指考评指标中用于区分各个级别的特征规定,通常用字母(如A. B. C.D等)、汉字(如甲乙、丙、丁等)或数字来表示。而标度是用于对标志所规定的各个级别包含的范围作出规定的,或者说,标度是用于揭示各级别之间差异的规定。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公司和应聘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司和应聘者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B.公司应该着重显示其选择的强势的一面 C.公司应该客观全面地介绍公司整体形象 D.公司应向应聘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在企业人员招聘活动中,公司和应聘者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公司希望了解应聘者的相关信息,以判断其是否适于本公司的招聘需求;同时,应聘者也希望获得公司全面、真实、客观的资料,做出自己正确的职业生涯选择。因此,企业为了吸引应聘者,向应聘人员乃至全社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应当对本公司以及工作岗位的基本情况做出全面的介绍。公司不应该只显露强势的正面,还应该客观全面地介绍公司现在和未来的整体信息,让应聘者了解组织的真实情况。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人本管理认为,企业为人的需要而存在,其中“人的需要”不包括() A.社会的人的需要

一吃****瀚文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