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筠连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完整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被考评者上一考评期内的评价结果对本期评价产生影响,这种考评误差属于()。 A.后继效应 B.晕轮误差 C.个人偏见 D.优先效应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后继效应又称记录效应,即被考评者在上一个考评期内的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考评期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现代社会倡导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只要雇员与雇主意思表示一致,双方合意,即可以形成()。 A.合同关系 B.劳动关系 C.雇佣关系 D.利益关系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现代社会倡导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只要雇员与雇主意思表示一致,双方合意,即可以形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而建立的,而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度。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作为测量“人”的尺度,在员工与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 A.岗位分析 B.员工素质测评 C.岗位评价 D.员工绩效评价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员工素质测评作为测量“人”的尺度,在员工与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效标是指评价员工()的指标。 A.态度 B.品质 C.绩效 D.能力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效标即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集体的绩效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根据内容的不同,效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属于特征性效标,即考量员工是怎样的一个人,侧重点是员工的个人特质。第二类属于行为性效标。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如何工作的”,这类效标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第三类属于结果性效标,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品,其工作成效如何?”结果性效标最常见的问题是若干质化指标较难以量化。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薪酬调整不包括()。 A.效率性调整 B.工龄性调整 C.物价性调整 D.奖励性调整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薪酬调整又可以分为:(一)薪酬定级性调整(二)物价性调整(三)工龄性调整(四)奖励性调整(五)效益性调整(六)考核性调整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务派遣单位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下的罚款。 A.15万元 B.10万元 C.5万元 D.3万元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务派遣单位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设计员工培训评估方案时,应注重达到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B.考虑不同类型培训项目的评估要求 C.考虑评估成本 D.注重定量评估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设计员工培训评估方案时,应注重达到以下三项基本要求:①操作简单,易于实施。②考虑不同类型培训项目的评估要求。③考虑评估成本。培训绩效评估的成本须合理设置和安排。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编制人员需求计划时。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需求量等于()。 A.计划期内人员总需求量减去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加上计划期内自然减员人数 B.计划期内人员总需求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减去计划期内自然减员人数 C.计划期内自然减员人数加上计划期内人员总需量,减去报告期期初人员总数 D.报告期内自然减员人数减去计划期内人员总需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计划期内员工补充需求量一计划期内员工总需求量一报告期期末员工总数+计划期内自然减员员工总数。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不是心理素质内容的是()。 A.社会承受素质 B.智能素质 C.品德素质 D.文化素质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等.这三个方面互相作用,共同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控制和调节着员工能力的发挥程度与效率。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在分析决策应该归属于哪一管理层次和部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决策的性质 B.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 C.决策的环境 D.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企业在分析决策应当放在哪个层次或部门时,要考虑的因素有:(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4)决策的性质。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培训中评估的作用是() A.确保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 B.保证培训

Jo****3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