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精河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高分通关卷(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时,对绩效管理标准的要求是() A.全面性与完整性 B.相关性与有效性 C.公正性与客观性 D.明确性与具体性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时,要体现明确性与具体性的要求。这是对绩效管理标准的要求,如果考评标准含混不清、抽象深奥,则无法使用。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中必须坚持先行()。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在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中必须坚持先行调解。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就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就业主体必须有劳动力 B.就业者所从事的劳动是有酬劳动 C.就业主体所得不能使经济收入 D.就业者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就业或劳动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既可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属于宽带薪酬设计原则的是() A.战略匹配原则 B.按需分配原则 C.文化适应原则 D.全面激励原则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宽带薪酬的设计除了要遵循薪酬体系设计的普遍原则以外,更应该注意以下原则:战略匹配原则、文化适应原则、全面激励原则。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从()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A.生产要素 B.服务要素 C.使用成本要素 D.收入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工资集体协商的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 A.1/2 B.1/3 C.1/4 D.1/5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由于工资集体协商会涉及一系列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分析,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协商谈判的技能技巧等专业问题,故此,协商双方均可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A.内部回报 B.外部回报 C.直接回报 D.间接回报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体现为一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一般包括参与企业决策,获得更大的工作空间或权限,更大的责任,更有趣的工作,个人成长的机会和活动多样化等。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应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一是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是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是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将记录保存()年以上备查。 A.一 B.两 C.三 D.四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为了贯彻专业分工与协作的组织设计原则,企业不必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系统管理 B.创建学习型的组织 C.创造协调环境 D.设立必要的委员会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贯彻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在组织设计中要十分重视横向协调问题。主要的措施有:(1)实行系统管理,把职能性质相近或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归类,成立各个管理子系统,分别由各副总经理(副厂长、部长等)负责管辖;(2)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来实现协调;(3)创造协调的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 A.心理成熟度 B.心理承受度 C.精神成熟度 D.精神承受度 【正确答

是浩****3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