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苏州市金阊区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押题密卷完整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每月扣除经济损失的赔偿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B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岗位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岗位增加、调整和合并都必须以()为衡量标准。 A.是否有利于实现组织盈利 B.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 C.是否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 D.是否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岗位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岗位增加、调整和合并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为衡量标准,这就决定了工作岗位设计必须遵循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通常来说,制造型企业从基层岗位到总经理的岗等不超过()。 A.10个 B.5个 C.15个 D.3个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岗等晋升,就意味着薪资的调整,否则就丧失其实质意义。所以,如果薪资设计差距小,岗等可以相应多设;反之,则少设。企业岗等数目,应视行业性质和企业各自特点来确定。例如,某公司有员工约7000人,其公司最低岗等到最高岗等共10级。对制造业企业来说,从基层岗位到总经理以不超过10个岗等为原则,有的公司甚至设计5~7个岗等。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比较而言,高层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管理技能是()。 A.业务技能 B.概念技能 C.操作技能 D.写作技能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比较而言,基层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业务技能,高层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概念技能,而所有层次上的管理者都需要人际沟通技能。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好人不好,强人不强,弱者不弱”这种绩效考评误差是() A.苛严误差 B.居中趋势 C.宽厚误差 D.个人偏见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绩效考评误差:分布误差(宽厚误差、苛严误差、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晕轮误差,个人偏见,优先和近期效应,自我中心效应,后继效应,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工作岗位评价中,不适合采用平衡系数调整法对评价总分进行()调整。 A.事前 B.初始 C.中期 D.终结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调整误差的方法有事先调整和事后调整两种。事先调整主要是通过加权来解决,而事后调整多采用平衡系数调整法。平衡系数可用于调整总分,也可用于调整各要素结构和各项目指标。它适用于测评的各个阶段,可以是初始调整、中期调整,也可以是终结调整。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力市场价位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取得的。 A.经济普查 B.问卷调查 C.人口普查 D.抽样调查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劳动力市场价位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先依据某一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的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然后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是()。 A.序数或基数量化 B.类别量化 C.顺序量化 D.当量量化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顺序量化一般是先依据某一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的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然后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2018年5月)()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A.合议制度 B.区分举证责任制度 C.一次裁决制度 D.回避制度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合议制度,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指测评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 A.标度 B.误差 C.标准 D.标准差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从标准表示的形式来看,则有评语短句式、设问提示式与方向指示式三种。如果根据测评指标操作的方式来划分,则有测定式与评定式。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新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新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员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务派遣协议使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方建立起()。 A.实际劳动关系 B.劳务

曦晨****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