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襄樊市襄城区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点睛提分卷(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薪酬市场调查的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问卷调查法 B.面谈调查法 C.文献收集法 D.电话调查法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P418在众多调查方法中,问卷调查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调查方法。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技能薪酬制不包括()。 A.基础能力薪酬 B.技术薪酬 C.薪点薪酬 D.策略能力薪酬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技能薪酬的种类:(1)技术薪酬(2)能力薪酬①以基础能力为基础的薪酬②以策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对本单位安全卫生负有直接责任的是()。 A:企业员工B:企业法定代表人C:总工程师D: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从企业组织体系上规定企业各类人员的劳动安全卫生责任,使各个层次的安全卫生责任与管理责任、生产责任统一起来。其中,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卫生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对安全卫生负直接责任,总工程师负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各职能部门、各级生产组织负责人在各自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卫生负责,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先将调查的同一类数据由高到低排列,再计算出数据排列中的中间数据,即25%、50%、75%点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频率分析法 B.趋势分析法 C.离散分析法 D.数据排列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方法常用数据排列法,先将调查的同一类数据由高到低排列,再计算出数据排列中的中间数据,即25%点处、50%点处和75%点处。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用人单位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总数的() A.1/2 B.1/3 C.1/4 D.2/5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与厂长(经理)协商确定,企业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调解委员会成员总额的三分之一。本考点在新教材中已删除: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属于定员定额分析法。 A.工作定额分析法 B.比例定员法 C.劳动效率定员法 D.人员比率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定员定额分析法:1.劳动定额分析法2.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3.效率定员法4.比例定员法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请专家背靠背反复填写对权重设置的意见。不断反馈信息。以期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方案。 A.主观经验法 B.德尔菲法 C.层次分析法 D.等量测评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尔菲法的含义。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其中定性预测主要有经验预测法、描述法和德尔菲法。其中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尤其是人事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发展战略决定了组织结构的不同形式,与项目为中心的经营活动相适应的是()组织结构。 A.事业部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多维立体制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企业发展战略决定了组织结构的不同形式,具体包括:①与单一经营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早期的层级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②与市场和产品多样化阶段相适应的是分权事业部制;③与项目为中心的经营活动相适应的是矩阵结构;④以产品为中心划分事业部的大型跨国公司,采用的是与之相适应的多维立体制结构。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和()两个方面。 A.薪酬结构管理 B.薪酬日常管理 C.薪酬制度管理 D.薪酬预算管理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薪酬体系设计主要是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和薪酬构成设计;薪酬日常管理是由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这个循环可以被称为薪酬成本管理循环。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A.35小时 B.40小时 C.48小时 D.50小时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由于等待图纸和设计变更等原因造成员工无法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时间属于()。 A..非生产时间 B.缺勤时间 C.制度内从事本职劳动时间 D.停工时间 【正确答

一吃****昕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