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金华市东阳市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某一测量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能策划引人注目的事件,以说明问题的要点”,其选项为“A.精通; B.善于; C.尚可; D.一般”。在这里,“善于”“一般”是指()。 A.标准 B.指标 C.标记 D.标度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点的是() A.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B.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更为和谐的工作关系 C.采用实名考评方式,保证了考评结果的真实性 D.加强了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点有:(1)360度考评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2)360度考评方法考虑的不仅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3)360度考评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4)360度考评采用匿名考评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使其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保证了考评结果的有效性;(5)360度考评充分尊重组织成员的意见,这有助于组织创造更好的工作气氛,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6)360度考评加强了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7)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员工技能开发不包含()。 A.培训 B.教育 C.培养 D.训练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员工技能开发的基本概念可以表述为:通过科学的系统全面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使全员的职业品质、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掘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包括教育、培养和训练等三方面具体内容。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资源优势具有(),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其资源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暂时性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企业资源优势的特点。?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面试过程中,()属于面试考官的不恰当行为。 A:向应聘者澄清一些疑问B:就某一问题充分发表自己意见C:向应聘者提问的时间不宜过长D:向应聘者提供企业和岗位的信息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考官应多听少说。一般而言,面试考官的提问时间不宜过长,可以向应聘者提问,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和取得的业绩,澄清某些疑问,向应聘者提供关于企业和岗位的信息,回答应聘者提出的问题。同时,应给应聘者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具体详细地回答提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直到无话可说为止。在应聘者回答问题时,面试考官应该全神贯注认真倾听,不要发表任何结论性意见。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时,调查问卷中,“您对该培训项目满意吗?”的提问属于()的信息。 A.反应成果 B.技能成果 C.认知成果 D.绩效成果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反应成果是情感成果的一种具体类型,它是指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感性认识,包括对设施、培训师和培训内容的感觉。例如,请受训者按照“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五个级别进行评定。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针对性 B.科学性 C.明确性 D.公开性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有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明确性原则等。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根据测评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的素质测评量化形式。 A.模糊量化 B.类别量化 C.当量量化 D.等距量化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模糊量化要求把素质测评对象同时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这种素质测评模糊量化的特点是,每个测评对象是那些分类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评者认识模糊和无法把握的素质特征。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企业的“宪法”。 A.管理制度 B.企业基本制度 C.行为规范 D.员工手册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员工培训的认知成果是()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A.学习评估 B.反应评估 C.结果评估 D.行为评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员工培训的认知成果是学习评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属于四个层级体系中的第二层级。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保证工资正常运行和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A.薪酬管理 B.绩效考核 C.奖励机制 D.薪酬调整 【正确

邻家****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