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铁力市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高分冲刺试卷完整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个裁级()裁决制度。 A:一次B:多次C:无限D:两次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个裁级一次裁决制度,一次裁决即为仲裁程序的最终裁决,除法律规定的终局裁决外,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或要求重新处理。终局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实体争议所作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确保成员将小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队中去,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常规工作中去的工作团队类型是()。 A.平行团队 B.交叉团队 C.流程团队 D.项目团队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设计平行团队的薪酬制度的结构时,企业应该确保成员将小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队中去,而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常规工作中去。如果企业支付的团队薪酬过高,容易使团队成员忽视自己的全职工作,而过分地关注团队工作。因此,平行团队通常不使用激励性薪酬形式,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适用。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课程评价是用来评估学员对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程度,评价的重点应放在()的测定上,衡量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A.定位 B.定价 C.定量 D.定性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课程评价是用来评估学员对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程度。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种,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定量的测定上,衡量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课程设计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心理的调整,引导参训者利用其显能去开发自己的潜能。 A.心理培训 B.观念培训 C.思维培训 D.技能培训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心理培训——潜能开发。其主要任务是开发参训者的潜能。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悟”的问题。课程设计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心理的调整,引导他们利用其显能去开发自己的潜能。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没有绝对的零点,只能做加减运算的绩效考评标准量表是()。 A.比率量表 B.等距量表 C.等级量表 D.名称量表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只能做加减运算,不好做乘除的运算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属于短期培训计划的是()。 A.月度培训计划 B.7年培训计划 C.5年培训计划 D.3年培训计划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短期培训计划是指企业在1年以内的季度或月度培训计划。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指标的“S”是()。 A.可度量的 B.可实现的 C.现实的 D.具体的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SMART方法是5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结合,其中“S”指具体的,“M”指可以衡量的,“A”指可实现的,“R”指相关性,“T”指有时限的。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仲裁时效中断,下列对仲裁期间重新计算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协商或者在5日内不做出回应的 B.在约定的协商期限内未达成一致的 C.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申请后,在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10日内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D.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劳动争议或者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协商或者在5日内不做出回应的。2.在约定的协商期限内。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不同意继续协商的。3.在约定的协商期限内未达成一致的。4.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5.一方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后,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6.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申请后,在受理调解一申请之日起15日内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7.在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以及双方当事人同意延长的期限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8.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不属于培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A.价值性 B.相关性 C.有效性 D.普遍性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培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有相关性、有效性和价值性。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采用()制定薪酬计划,可以控制总体的薪酬成本,但缺乏灵活性。 A.从下而上法 B.从上而下法 C.由内到外法 D.由外到内法 【正确答案】

书錦****b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