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龙川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预测试卷(附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及时性 B.节约性 C.适应性 D.合理性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包括:及时性原则、节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包括:①向专家咨询;②编写初稿;③调查可用性;④试测;⑤选择题目类型;⑥反馈、修改、完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③②④⑥ B.⑤②③①④⑥ C.①⑤②③⑥④ D.⑤③②①⑥④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岗位分类中的细类是()。 A.职门 B.职组 C.职系 D.岗级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一个职系就相当于一种专门职业,职系是岗位分类中的细类。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人力资本投资中实际支出不包括()。 A.教育投资 B.心理损失 C.流动支出 D.培训支出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人力资源投资中的实际支出或直接支出包括学杂费(教育投资)、流动支出(迁移)、培训支出(企业、国家和个人)以及国家用于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等。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如果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为“在企业中,管理者应重视制度,还是更重视效率?”,则这是一道()。 A.两难式题目 B.资源争夺型题目 C.开放式题目 D.排序选择型题目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包括:①开放式问题;②两难式问题;③排序选择型问题;④资源争夺型题目;⑤实际操作型题目。其中,两难式问题是指让被测评者在两种互有利弊的选项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企业员工中期培训规划,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期培训规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2年 B.是长期规划之外的计划 C.可有可无 D.与长期培训规划相比,中期培训规划的目标更加具体,不确定因素相对减少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中期培训规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3年,中期规划并不是长期规划之外的计划,而是长规划的分解计划,是实现长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的支持性计划,同时它又是为员工短期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计划。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6060小时,定额工时为60小时,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分析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人。 A.60 B.100 C.160 D.200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人员需求量等于总任务量除以企业定额标准与(1+变动系数)的乘积。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有形报酬,包括薪资、奖金等项目的总和。 A.收入' B.奖励 C.报酬 D.福利 【正确答案】:A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 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①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②规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 A.一次量化 B.二次量化 C.模糊量化 D.类别量化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一次量化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素质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具有实质意义,因而也可称之为实质量化。二次量化即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即先定性描述后再定量刻画的量化形式。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解决办法的是()。 A.依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订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 B.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C.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D.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解决办法是:①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②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计划;③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可制订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④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⑤制订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⑥制订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薪点薪酬制属于() A.岗位薪酬制 B.组合薪酬制 C.绩效薪酬制

东耀****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