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级中医外科复习 第一篇:11级中医外科复习问答题一、1、外科辨证总纲。2、痰肿的辨证论治和临床特征。3、溻渍法的适应症。4、疔疮的临床特点。5、疔疮走黄的原因。6、瘰疬的病因病机。7、乳房切开引流的方法。8、气瘿的辨证论治及治法方药。9、失荣早期的辨证论治和治法方药。10、脱疽的治法方药。11、烧伤面积的计算法。12、冻疮的命名方法。13.破伤风的临床特征。14.有头疽常用的切开引流方法。15、砭镰疗法的适应证。16.十二经脉的特点。17、乳漏的外治方法。18.几种外科治疗方法的适应症.19.疥疮的临床特点。20.红丝疔砭镰疗法的操作要点.21.乳癖的辨证论治及治法方药.22、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分型及方药.23、臀痈的病因及临床特点.24.烧伤的分型.25.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26.白庀的辨证论治和治法方药。27、有头疽的主证28.瘰疬的主证和好发部位。29.肉瘤的临床特点.30.淋病的辨证论治和治法。31.圆癣的主证32.疮疡的辨证论治和方药。33、溃疡的辨证论治。34.脱疽的辨证论治和治法方药。35.瘤的主要病机。36.岩的主要病机。37、肛痈的辨证论治和治法方药。二、问答题1、明清时期,中医外科三大流派的学术特点如何?2、中医外科疾病有那些命名规律?3、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有那些?4、中医外科疾病的总病机是什么?为什么?5、气血、脏腑、经络与外科疾病各自有什么关系?6、如何按照十二经脉气血多少进行分类?有什么临床意义?7、肿的病因辩证?如何辨别特殊部位的肿疡?8、疼痛的病因辩证?不同疼痛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如何?9、瘙痒是如何引起的?如何进行病因辩证?10、什么叫外用药?包括几种剂型?11、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草药的概念、适应症、用法?12、常用外用药的功能、主治如何?13、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来调制箍围药?14、手术疗法中的切开法、挂线法、结扎法的原理、适应症、用法及注意事项如何?15、中医外治法除外用药和手术疗法,还有那些疗法?16、引流法有几种?各自的概念原理、适应症?17、外粘药线、内裹药线的异同?17、19、20、21、22、23、疖的概念、临床特点?分几种?各种疖的临床表现?如何外治疖?外邪引起的疮疡有何基本特点?疮疡各期内外治法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将总论里的治疗方法与疮疡的治疗联系起来?24疔的概念、特点、分类?24、各种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26、27、痈的特点、临床特点、分类?各种痈的诊断、治法?三、解释题:1、痈:2、腘中毒:3、粉刺:4、走黄5、蛇串疮:6、丹毒:7、外痈:8、有头疽:9、内陷:10、内痔:第二篇:中医外科复习总结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1:《山海经》: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石针切开排脓。2:甲骨文有最早外科病名的记载。《内经》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书4:《周礼·天官》最早记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5:汪机《外科理例》“以消为贵,以托为畏”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6: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座为全身麻醉剂7:《金疮瘐纵方》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8:《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波动感辨脓。9:《肘后备急方》海藻治瘿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免疫疗法治疗狂犬病。10:《千金方》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脏器疗法:适用动物肝脏能够治疗夜盲症。11:陈司成《霉疮秘录》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砷、汞治疗。学派:1:“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该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体现了明以前外科学的主要成就,被后世医家评价为“列症最详,论治最精”,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2:“全身派”:清·王维德《外科全身集》。“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3:“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外疡实从内出”论,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也。”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证,在上部者,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牛蒡解肌汤);在中部者,属气郁、火郁,气火俱发于中也(柴胡清肝散);在下部者,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萆薢胜湿饮

猫巷****傲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