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words感想 - 老子及其道德经解说.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7.6千字
约14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0 words感想 - 老子及其道德经解说.docx

2000words感想-老子及其道德经解说.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0words感想-老子及其道德经解说

第一篇:2000words感想-老子及其道德经解说感想世上多万有,万有终须无。有者多声色,大千便欢呼。声色变无有,俗人当痛哭。此无彼或有,此有彼将无。无有何者有,有无何者无。你痛你的苦,我欢我的呼。无无应须有,有有终须无。在老子哲学中的“有”与“无”,都是道的称谓或者说是道的别名。说它“无”,是因为它看不到、摸不着。说它“有”,是因为它客观存在,而且它无时无刻不在施作用于天下万物。道所化生的宇宙万物都具有向其相反方面转化的特性,因此都处于永恒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正反对立和转化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的道理是非常深奥邃密。首先从概念上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思辨训练:如果什么都是无,无也是无吗?无也无了,负负得正,不就成了有了吗?如果世界上只有“有”,与没有“有”又有什么区别呢?没有“无”的“有”等于没有“有”,没有“有”的“无”等于没有“无”。比如一个从来没有出生过也没有被怀胎过的“人”,你须要确认他或她的“无”吗?有与无都是人的概念,是相反相成的概念。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离了无则没有“有”,离了有则没有“无”。另一方面,从经验与常识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我们看惯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了地球才有地球上的万物,故万物生于有。地球有自己的形成,是从没有形成变成形成了地球的,是来自无。一个人有姓名年龄籍贯历程成就影响长短得失成败喜怒哀乐等等,这是万物生于有。但是这个人是从娘胎中有起来的,未进入或未结合于娘胎之前,他或她只是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是“无”,建立后是“有”,“无”的前身却是“有”——旧中国,此“有”的更前身又是“无”。例如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前,冰河时期或者什么纪时期,中国不是“无”又是什么呢?老百姓很喜欢用有与无作主轴的成语俚语熟语:如有恃无恐、有备无患、有教无类、有心没肺、有今儿没明儿、有惊无险、若有若无„„细品百姓对于无与有的领悟,也是有意思的。而老子的看法,相较于有,无是更巨大更本原的概念,无是有的母亲,有是无的运作。不必诅咒无,因为无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意味着永恒。无是道的别名,不是死亡的别名。个体生命,生自无,死向无。从当今的科学的观点来说,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直到宇宙,都是生自无、又灭向无的。无是更加根本的状态,是有的更恒久的形式。而这种无,并非绝对的空虚寂灭死亡,而是永存的大道的一种基本状态,是充满了生机的无,是孕育着新的生机的无。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个无、礼拜这个无、珍重这个无、坦然于这个无。无中有有的因素,否则有怎么可能生于无?一个人的有以前,已经有他的父母、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然后才可能有他或她。有中有无的因素,一个人在没有了、死去了以前,已经有无的因素:时间在逝去,细胞在死亡,童年在无,青春在无,往日的寿命在变无。有和无是一对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无离不开有,有离不开无,有无相反,有无相生。只知道明处的有,不知道暗处的有,怎能体会到无的伟大用处!很多东西,那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地方正是它空无的地方。事物不可处处塞满,心灵也须时时空灵。虚与实如同无与有,成就了多少绝妙的意境。舍与得如同无与有,演绎出多少人间的悲喜。无中可以生有,但是无中胡乱生有,那就会生出无限的烦恼与痛苦。世界上太多的战争是因为要夺取明处的有,也就是无中产生的有;而这些有,终将同归于无。领悟出有和无的道理,在拥有的时候,保持虚无的态度和境界,在失去的时候,充满拥有的希望信念,我们才会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有无,是体现道德经辩论方法论的主要论点。这是一种认识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无中生有,任何事都是从无开始,没有之前都是简单的,有了物质的东西,万物呈现生机,以出现如今的繁荣社会。有和无本应就是一组对立面,万物是有是无,都遵从了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普遍存在于事物本身,我们会去相信或者怀疑,这就是种辩论的思考。老子授予我们的是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重要辩证法则。离开了无,就无所谓有;离开了难,就无所谓易;离开了长,就无所谓短;离开了高,就无所谓低;离开了声,就无所谓音;离开了前,就无所谓后。这正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完整诠释。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告知我们不要局限的于眼前所失去的悲伤,因为好坏,美丑,善恶总会相互存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正是教育我们有与无具有其反面转化性。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本性,是事物向其的相反方面转化。就是祸会向福转向,坏会向好转化,无会向有转化,这是万物中普遍存在且是社会的法则。第二篇:老子《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赵瑞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00 words感想 - 老子及其道德经解说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