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4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04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工作任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我市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明显向好,多年扩大投入、调整结构的效应逐渐显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相互促进,以投资为主拉动经济增长,以消费结构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进入市场推动和政府调控良性互动的新阶段。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一些制约发展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2004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份额有新的提升,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确保统筹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现代化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2%左右。按照上述目标和工作要求,今年要集中抓好以下工作:(一)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突出集成电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技术平台和产业基地,培育若干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加强电力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好煤炭、资金等生产要素,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发展。优化市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归并各类工业园区,加快城乡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速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易地搬迁。提升园区投资密度和产出水平,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合理利用长江岸线和纵深腹地,推进跨江发展,加快锡东、锡北综合开发,促进“三沿”联动,形成梯度分布的产业带。推进服务业升级扩张。把服务业放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引导消费升级,扩大消费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加快推进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引导多元资本发展规模型企业集团。着力优化商贸业布局,加大市场开拓和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抓紧无锡招商城、站前商贸区、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华东五金机电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施生猪屠宰点整合。加快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推进惠山古镇、好莱坞影视乐园等重点项目,提升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各类住宅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假日经济、会展经济,推进商贸、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联动。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利电力、社会事业、环境建设等方面投入,新、续建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新的国债项目,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程序,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和审计。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外资、民资扩大投入,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放大全社会投资总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二)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组织好第二届太湖博览会、日韩经贸文化交流等活动。提高对外招商组织程度和推进力度,突出重点地区,全力引进资金规模大、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项目,全力突破数亿美元大项目,确保协议注册外资增长30%,到位注册外资增长20%。加强锡港经贸合作,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有序推进旅游、物流、金融、基础设施等行业的开放。加紧实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优质产品、绿色通道等三大工程,确保进出口总额增长16%,其中出口增长15%。培育多元出口主体,引导外贸企业加快联合、改组。落实企业出口退税各项政策,保持外贸持续、稳定增长。积极鼓励大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重点出口市场设立贸易窗口,逐步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努力降低商务成本,培育涉外法律、会计等中介组织,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推行开放平等的行业准入制度,允许民

是立****9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